4歲就能聽出鋼琴88個音,5歲能作曲還能根據琴音編故事,6歲就在國際大賽摘一等獎……這樣一個音樂神童卻連鋼琴考級都沒參加;
每天一半時間在學校上課,另一半時間練琴,外人的第一反應這是一個受父母管制的可憐小孩,可他說:這是自己的興趣,自己很快樂。
在新加坡剛剛結束的第七屆中新國際音樂比賽中,渝中區人和街小學1年級3班的6歲陳林汐從來自世界各地近百位選手中脫穎而出,一舉奪下鋼琴I組第一名,成為該項賽事中重慶賽區的首位冠軍。這距他開始學琴,還不到三年。
即便如此,父母仍不希望他成為第二個丁俊暉,如果學琴讓孩子不快樂,寧可放棄這一切……
樂感很神:
4歲能辨聽88個音
汐汐的媽媽王綺是市兒童醫院康復科醫生,爸爸陳虎丘是魚洞大江醫院的內科醫生,唯獨汐汐從小就展露出異于常人的音樂天賦。
汐汐1歲時,只要聽到媽媽唱一首搖籃曲就哭。后來王綺才明白,那時孩子已能聽出這首抗戰搖籃曲的悲涼,只是不會表達。
3歲零11個月,汐汐主動提出學琴,師從重慶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鄭華,每天練3-4小時。
鄭華給學院學生上測音準課,4歲的汐汐總能率先辨聽出來。陪練老師冉瀅蔚說,鋼琴上的88個鍵,汐汐在不給標準音的情況下,可以辨出任意一個音,即便和弦3個音同時彈奏,也能辨聽出來。
王綺猜想,這可能得益于胎教———她懷孕時每天要聽4小時的古典音樂。
記譜很神:
根據琴音編故事
汐汐的練習琴譜,他都用鉛筆寫上了他理解的名稱,如《夜晚的小帆船》、《小天使的秘密》等。
這是他記譜的訣竅———根據音樂旋律,腦海中浮現出各類童話故事,再根據童話角色的出場順序記譜彈琴。如莫扎特《土耳其進行曲》,他標上了《夜晚的小帆船》,曲子很輕很慢,很安靜,就像晚上,有一片大海,一只小船在海里漂流……
貝多芬的《D大調鋼琴奏鳴曲》,他取名《小天使的秘密》,聲音低沉而響亮,是天使出場;輕快、低聲,是小天使說悄悄話。
汐汐還會作曲?!秳游镞M行曲》是汐汐的處女作,那時他剛5歲。曲子里,用低音、連音表示鱷魚,重音、節奏快是獅子,音輕快、短促是小兔子,音重、低沉是大象……
練琴很神:
要和媽媽互動表演
汐汐練琴產生厭煩情緒時,媽媽王綺總是想法設法逗兒子開心,來場親子互動的鋼琴表演秀:媽媽根據兒子彈琴進行表演,如果兒子彈錯了,表演停止。
在一首被汐汐理解為《下雨進行曲》的練習曲中,媽媽扮演小雨滴。如果汐汐彈錯了,媽媽就會愁眉苦臉,你沒彈好,小雨滴掉不下來了。
媽媽還扮過機器人。練琴前,汐汐在媽媽身上輸入一串啟動密碼,讓機器人督促他完成練琴。如果汐汐沒按時練琴,機器人就會流淚生銹。
汐汐很喜歡媽媽的管理方式,覺得很好玩。連這次到新加坡比賽,他也是抱著去玩順便比賽的心態,以至于到最后上頒獎典禮,他連套禮服都沒有。
教育特別:
不打算送孩子去考級
雖然汐汐拿下國際大賽第一名,也獨具音樂天賦,但父母不打算送他去考級。
王綺解釋,如果考級,汐汐每年就只練考級的那幾首樂曲。若不考級,能學的更多,我們希望汐汐重視學琴過程,用心去享受沒有功利、純凈的音樂。
汐汐不彈琴時,是一個調皮孩子。記者采訪中,他時而把陀螺拿在地上旋轉,時而穿著拖鞋跳上沙發,時而把尺子當飛鏢扔到墻上,時而在地上打滾兒,還把陀螺拿到記者的手機上轉。
觀念特別:
不希望兒子成丁俊暉
汐汐的父母說,等兒子8歲了,就讓老師教他作曲和指揮,至于未來的音樂之路,他們沒有明確規劃。
我不指望他當什么家,更不希望他成為第二個丁俊暉。王綺說,讓孩子學琴就是為了滿足他的心愿,讓他更快樂,而不是為了追名逐利。
預選賽前,汐汐不愿突擊練琴,王綺很生氣。汐汐被媽媽罵哭后,想法設法支開媽媽獨自練琴,比賽也拒絕媽媽陪同,這讓王綺很心痛,也很后悔,我的嚴格,會不會讓孩子成為第二個丁俊暉,沒有快樂的童年?就算他未來成為首席鋼琴家,但他真的快樂嗎?
最終,王綺不再強迫孩子突擊練琴。
困惑特別:
該不該只上半天課
現在,汐汐在學校只上半天課,吃完午飯中午1點40分左右被父母接回家,睡個午覺3點起來練琴,晚上6-8點到老師處學琴,8點半回到家,再彈1小時。
一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汐汐語文考了97分,數學考了99分,成績屬于中等。為了孩子能夠更多參與同齡人的集體活動,中午父母留汐汐在學校吃飯、和小朋友一起做清潔,每個周末還專門抽半天時間讓他和小朋友出去瘋、出去鬧。
事實上,這種異于傳統的教育模式也時刻困擾著王綺和陳虎丘。
王綺認為,汐汐現在年級低,課程不難,但三年級后教學難度加大,不上課可能跟不上教學節奏。但陳虎丘認為,孩子精力有限,讀書、彈琴兩手都抓,只會讓孩子更疲憊。
他們說,選擇這樣的教育方式也是迫不得已,既然孩子有音樂天賦,對音樂更有興趣更具有優勢,何不讓孩子另辟蹊徑呢?
學校課堂
不是唯一出路
在班主任苗曦眼里,汐汐是個調皮的學生,機靈活潑,喜歡和小朋友耍,經常在地上打滾,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少半天課程并不影響他和同學的融合。
對于汐汐的特長和教學模式,苗曦完全支持和尊重,現在的教育方式應該多元化,更具包容性,應試教育的課堂不是唯一的出路。
汐汐的鋼琴指導老師劉新是重慶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在他眼中,汐汐的音樂天賦確實比較少見,樂感、音準在同齡人中也算好的。他練琴確實比其他人刻苦,主動性也不錯,確實喜歡音樂,按他的天資,繼續走音樂道路,應該會有一番成績。
記者:汐汐,為什么想學琴?
汐汐:我喜歡聽音樂。學琴很好玩,可以編故事,還能看媽媽表演。
記:反復練琴會不會煩?
汐:每遍曲子的音符、旋律只要有一點點變化,我都聽得出來,感覺都不一樣,怎么會煩呢。
記:上午上課下午彈琴,你哪里有時間耍?
汐:白天有小朋友陪我玩,下午有鋼琴陪我玩,晚上有媽媽陪我玩,周末還能玩,比賽還能出國玩,我天天都在玩啊。
記:你覺得學琴快樂嗎?今后想學琴還是想讀書?
汐:快樂啊。以后……不知道……
記:長大后想做什么?
汐:我想當畫家,想當指揮家、作曲家、鋼琴家……這些家能到世界各個地方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