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的太原女孩溫簫如,近日在第四屆維也納羅莎西奧·瑪西亞諾國際鋼琴大賽中獲得了第一名。據了解,這是中國選手在該賽事中取得的最好成績。
首次參加國際性比賽的溫簫如天才般的表演得到了來自奧地利、巴西、日本、美國等國際評委的認可。同時,鑒于其水平為歷屆最高,且遠遠高于同屆選手的演奏難度,評委一致決定,本屆比賽不設第二名,其余選手從第三名排起。
不過,溫簫如從不認為自己是天才,她的父母更不這樣認為。三四歲的時候一聽到姐姐唱歌,她自己的手、胳膊就來回比劃,那時候只覺得她對音樂特別敏感、樂感也不錯。母親楊成英說。
于是父母商量了下給小簫如買了一架鋼琴,孩子從4歲就開始嘗試著練習彈琴。我們只是讓孩子接觸感興趣的事物,發現她在彈琴的時候非常快樂和充實,也逐漸在音樂中找到了自信。楊成英說。
為了滿足孩子在鋼琴領域的求知欲,母親楊成英4年前帶著溫簫如來到北京,師從著名的鋼琴演奏家逄勃。現在她每天花在練琴上的時間有8個小時。早晨7點起床背誦英語、語文,晚上學習文化課到夜里10點。最近,回太原探親的10多天里她就背誦了60多頁的曲子,最多的時候,3天能背上40頁。
這樣的生活,溫簫如并不感到枯燥。她告訴記者,如果你真進入了曲子中,就感覺像進入了游戲樂園一樣,這兒也想彈彈,那兒也想彈彈。如果曲子的微妙變化能彈奏出來,這音樂會非常非常的美。
除了彈鋼琴,她還愛好書法、閱讀等。父母為了彌補孩子在文化課上的缺陷,經常和女兒比賽著背唐詩、《弟子規》、《論語》等。
我不覺得有別的愛好,或者學習其他知識就會耽誤彈琴,相反,我覺得它們是相互促進的。老師經常說要想把琴彈好,除了技巧性的東西外,就是對曲子的理解。我想理解了生活,才能更好地理解音樂。溫簫如說。
對于孩子的未來,溫簫如的父母都沒有刻意限制。雖然現在孩子在學習鋼琴,但最終是否以鋼琴為職業并不重要。在學習彈琴的過程,孩子不僅學會了鉆研,而且學文化課也是非常講究效率,這是種學習的能力。楊成英說。
雖然只有短短幾個小時的采訪,但是溫簫如小大人的形象已經深深刻在了記者的腦海。她說:雖然媽媽總是說我練琴很苦,但是我真沒有覺得,如果是真心喜歡,每天都像生活在音樂的海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