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大連國際沙灘文化節開幕式的船型表演舞臺上,擺著一臺白色平臺鋼琴分外惹人注目。開幕式表演進行到第三樂章《夢想秀》,一位身著一襲粉色衣裙亭亭玉立的表演者優雅地坐到鋼琴旁,隨著她纖細長指的靈動,優美的樂音如叮咚泉水般,流淌在全場的每個角落。
她,就是沈陽音樂學院大連校區的鋼琴老師郭琳琳。
堅韌不拔的母愛
支撐她的學藝路
史秀娥,郭琳琳的母親,一位普普通通電機廠的女工,也許沒念幾年書,卻有自己堅守的信條:男孩可讓他任其發展,而女孩就得有一技之長。為此,在上世紀80年代,工資不高、家境尚不富裕的她,全憑好心親屬的贊助,再東借西湊2700元錢,為自己5歲的女兒買了一臺營口產的幸福牌鋼琴,并從此走上陪女兒學琴的艱辛之路。那時,每周一課的學琴是雷打不動的,在大連,郭琳琳當時的啟蒙老師是吳斌,學了兩年,當吳老師調回沈陽之后,他又介紹了薛維恩老師。薛老師1967年畢業于沈陽音樂學院、如今已經是大連大學鋼琴教授,也是“中國五聲音階鋼琴練習”的創始人。在薛老師的精心傳授下,小琳琳的琴藝迅猛提升。當郭琳琳還在沙區中心小學上四年級的時候,為了能考上專業院校,在薛老師引薦下,媽媽又帶著她每周一次赴沈陽音樂學院附中老師家學琴。
多少個酷暑和嚴冬,媽媽扯著女兒的小手,坐上去省城的慢車,急匆匆地行走在或驕陽似火或寒風刺骨的北方大地,就為了自己心中那一份摯著,就為了女兒明天那一線希望。有一次媽媽病了,依然拖著沉重的病體領女兒赴沈。琳琳永遠也忘不了那一幕:在火車上,望著窗外飛雪,媽媽把女兒緊緊摟在懷里,嗚咽地說:“孩子,一旦有一天媽媽不在了,你可千萬不能放棄啊……”話沒說完,媽媽哭了,琳琳也哭了……
那是一段多么困難、何等艱辛的日子啊!面對財力和精力的巨大付出,琳琳的媽媽從來就沒有動搖過,這位執著的母親不改初衷;從此,這對母女相依為命,依然奔波在苦并執著的學藝路上。
她用執著敲開了
藝術殿堂的大門
郭琳琳小小的年紀,在當時學琴的孩子里已是佼佼者了!
她永遠忘不了1993年8月的一天下午,在市青少年宮2樓鋼琴室,中國音樂家協會首次在大連設立鋼琴業余考級點,當時的考官是著名作曲家李劫夫的女兒、鋼琴家李青。郭琳琳靜靜地坐在一群孩子中間,而走廊里密密麻麻聚集的則是比考試的孩子多幾倍的家長們。當主持考試的市音協秘書長遲德順叫到郭琳琳的名字時,她沉著而快步地走到鋼琴前,規定曲目彈下來,早就讓走廊里的媽媽的心揪在一起了!而小琳琳似乎并不驚慌,彈完后還稚氣地問李青:“老師,我能考上嗎?”李青老師沒有正面回答她,注視她良久說了一句話:“孩子,知道考上十級意味著什么嗎?按你們大連人的說法就是你有鐵飯碗了。”當時琳琳并沒太在意這句話,也不太懂鐵飯碗的意思,而走廊里的媽媽卻早已喜極而泣,多年的學藝艱辛終于有了回報:郭琳琳是那年大連唯一一個通過鋼琴十級考試的孩子!而郭琳琳對考上十級似乎沒太興奮,她想的就一條,那就是媽媽這么多年的付出,總算有了回報!
郭琳琳小學畢業后考入沈陽音樂學院附屬中學藝術學校,從初中到高中,從高中到本科,從本科到研究生,開始了漫長的近10年的專業學藝生涯,鋼琴朝夕伴她走過整整一個青少年時代。
沈陽音樂學院是一所藝術氛圍濃郁的高等學府,聰穎出眾的郭琳琳在這里如魚得水,游刃有余,她的足跡始終沿著琴房、圖書室、宿舍這三點一線間行進。學琴是枯燥的,學琴也是艱辛的,郭琳琳也有懈怠和想放棄的念頭,可一想到媽媽的艱辛、想到媽媽在火車上的那句話,她頓時雜念全消。在校學習期間她始終成績優異,多次被評為優秀學生,多學期獲得獎學金,高中期間曾跳級一年。為了減輕家庭負擔,郭琳琳也逐漸懂事了,她從十五歲起便開始勤工儉學,課余去教孩子學琴。
赴日本繼續深造
音樂給她更多的愛
郭琳琳在沈陽音樂學院研究生畢業后,卻沒有急于奔向社會。她為了在國內鋼琴教學法尚處于落后狀態中探索出一條新路,在薛維恩老師的推薦下,她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去東瀛留學,因為壓抑不住的事業心,就像小牛犢一樣,猛烈撞擊著她那一顆不安分的心。
山口國立大學音樂系有個學科帶頭人,也是研究鋼琴教學法的著名學者,她就是西村順子,她的丈夫是北九州市交響樂團團長。郭琳琳東赴日本,正是奔著她而來的,那里也曾是她的啟蒙老師薛維恩當年留學的地方。
青年鋼琴演奏家郭琳琳。
在2014大連國際沙灘文化節開幕式的船型表演舞臺上,擺著一臺白色平臺鋼琴分外惹人注目。開幕式表演進行到第三樂章《夢想秀》,一位身著一襲粉色衣裙亭亭玉立的表演者優雅地坐到鋼琴旁,隨著她纖細長指的靈動,優美的樂音如叮咚泉水般,流淌在全場的每個角落。
她,就是沈陽音樂學院大連校區的鋼琴老師郭琳琳。
堅韌不拔的母愛
支撐她的學藝路
史秀娥,郭琳琳的母親,一位普普通通電機廠的女工,也許沒念幾年書,卻有自己堅守的信條:男孩可讓他任其發展,而女孩就得有一技之長。為此,在上世紀80年代,工資不高、家境尚不富裕的她,全憑好心親屬的贊助,再東借西湊2700元錢,為自己5歲的女兒買了一臺營口產的幸福牌鋼琴,并從此走上陪女兒學琴的艱辛之路。那時,每周一課的學琴是雷打不動的,在大連,郭琳琳當時的啟蒙老師是吳斌,學了兩年,當吳老師調回沈陽之后,他又介紹了薛維恩老師。薛老師1967年畢業于沈陽音樂學院、如今已經是大連大學鋼琴教授,也是“中國五聲音階鋼琴練習”的創始人。在薛老師的精心傳授下,小琳琳的琴藝迅猛提升。當郭琳琳還在沙區中心小學上四年級的時候,為了能考上專業院校,在薛老師引薦下,媽媽又帶著她每周一次赴沈陽音樂學院附中老師家學琴。
多少個酷暑和嚴冬,媽媽扯著女兒的小手,坐上去省城的慢車,急匆匆地行走在或驕陽似火或寒風刺骨的北方大地,就為了自己心中那一份摯著,就為了女兒明天那一線希望。有一次媽媽病了,依然拖著沉重的病體領女兒赴沈。琳琳永遠也忘不了那一幕:在火車上,望著窗外飛雪,媽媽把女兒緊緊摟在懷里,嗚咽地說:“孩子,一旦有一天媽媽不在了,你可千萬不能放棄啊……”話沒說完,媽媽哭了,琳琳也哭了……
那是一段多么困難、何等艱辛的日子啊!面對財力和精力的巨大付出,琳琳的媽媽從來就沒有動搖過,這位執著的母親不改初衷;從此,這對母女相依為命,依然奔波在苦并執著的學藝路上。
她用執著敲開了
藝術殿堂的大門
郭琳琳小小的年紀,在當時學琴的孩子里已是佼佼者了!
她永遠忘不了1993年8月的一天下午,在市青少年宮2樓鋼琴室,中國音樂家協會首次在大連設立鋼琴業余考級點,當時的考官是著名作曲家李劫夫的女兒、鋼琴家李青。郭琳琳靜靜地坐在一群孩子中間,而走廊里密密麻麻聚集的則是比考試的孩子多幾倍的家長們。當主持考試的市音協秘書長遲德順叫到郭琳琳的名字時,她沉著而快步地走到鋼琴前,規定曲目彈下來,早就讓走廊里的媽媽的心揪在一起了!而小琳琳似乎并不驚慌,彈完后還稚氣地問李青:“老師,我能考上嗎?”李青老師沒有正面回答她,注視她良久說了一句話:“孩子,知道考上十級意味著什么嗎?按你們大連人的說法就是你有鐵飯碗了。”當時琳琳并沒太在意這句話,也不太懂鐵飯碗的意思,而走廊里的媽媽卻早已喜極而泣,多年的學藝艱辛終于有了回報:郭琳琳是那年大連唯一一個通過鋼琴十級考試的孩子!而郭琳琳對考上十級似乎沒太興奮,她想的就一條,那就是媽媽這么多年的付出,總算有了回報!
郭琳琳小學畢業后考入沈陽音樂學院附屬中學藝術學校,從初中到高中,從高中到本科,從本科到研究生,開始了漫長的近10年的專業學藝生涯,鋼琴朝夕伴她走過整整一個青少年時代。
沈陽音樂學院是一所藝術氛圍濃郁的高等學府,聰穎出眾的郭琳琳在這里如魚得水,游刃有余,她的足跡始終沿著琴房、圖書室、宿舍這三點一線間行進。學琴是枯燥的,學琴也是艱辛的,郭琳琳也有懈怠和想放棄的念頭,可一想到媽媽的艱辛、想到媽媽在火車上的那句話,她頓時雜念全消。在校學習期間她始終成績優異,多次被評為優秀學生,多學期獲得獎學金,高中期間曾跳級一年。為了減輕家庭負擔,郭琳琳也逐漸懂事了,她從十五歲起便開始勤工儉學,課余去教孩子學琴。
赴日本繼續深造
音樂給她更多的愛
郭琳琳在沈陽音樂學院研究生畢業后,卻沒有急于奔向社會。她為了在國內鋼琴教學法尚處于落后狀態中探索出一條新路,在薛維恩老師的推薦下,她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去東瀛留學,因為壓抑不住的事業心,就像小牛犢一樣,猛烈撞擊著她那一顆不安分的心。
山口國立大學音樂系有個學科帶頭人,也是研究鋼琴教學法的著名學者,她就是西村順子,她的丈夫是北九州市交響樂團團長。郭琳琳東赴日本,正是奔著她而來的,那里也曾是她的啟蒙老師薛維恩當年留學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