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鋼琴王子”傲然舞臺中央
日前,首屆“阿炳杯”全國盲人器樂大賽決賽在江蘇省泰興市落下帷幕。經過激烈角逐,我區17歲選手王賀以一首《月光奏鳴曲第三樂章》征服了評委和觀眾,獲得了西洋器樂組二等獎。
在優美的琴聲背后,這個全盲男孩有著怎樣的付出?他和家人、老師之間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小小盲童,對音樂癡迷向往
1月13日,記者在寧夏特殊教育學校一間音樂教室見到了王賀。回想一步步走過的路,這個視鋼琴為生命的盲人少年不禁熱淚盈眶:“爸爸、媽媽和老師就是我人生中尋找光明的眼睛。”
1998年,王賀出生在固原市一個普通家庭,一歲多時,因高燒留下嚴重后遺癥,患上視神經萎縮,最終導致雙目失明。
孩子雙目失明后,父母為王賀買來各種玩具,試圖給他增添一點樂趣。小王賀用手不停地擺弄著玩具,“叮咚,叮咚……”有時,他會用兩塊玩具敲出節奏來。
這些在一般人看來平常而又單調的聲響,在王賀聽來卻是如此的神奇美妙。他總是凝神靜聽,那份專注與快樂引起了家人的注意。于是,爸爸王啟文打開錄音機,給小王賀播放節奏舒緩而曲調優美的音樂。
王賀聽得如癡如醉,幾乎忘卻了一切,即使正在哭鬧著,如果音樂一響,他也會立馬停止哭鬧,音樂聲一停,他便又會大哭起來。
當發現王賀對聲音極其敏感后,從2009年開始,王啟文夫婦便把兒子送到寧夏師范學院一位音樂老師那里學習鋼琴。
小小琴童,用手指“背”出琴譜
對王賀而言,練琴要比正常的同齡孩子困難得多。“那時我找不到盲文樂譜,而且看不到鍵盤,只能每天摸著鍵盤感覺鋼琴的大小。鋼琴的每一個琴鍵摸起來都一樣,要記住每個鍵對應的音調,很有難度。”
為了輔導兒子學鋼琴,母親張海萍利用空余時間苦學曲譜,等自己學會了再教給兒子。一到晚上,結束一天工作的她便會和兒子一起坐在鋼琴旁,她讀譜,兒子的兩只小手摸索著琴鍵。
通過每天七八個小時的苦練,王賀終于把琴鍵對應的音符牢牢記在了腦子里。最大的難題還是學習彈奏。特教學校的書是盲文的,但曲譜很少有盲文的,曲子要邊聽邊背下來。老師教的時候,王賀就用錄音筆錄下來,在琴鍵上慢慢感覺每個音。
鋼琴王子,屢次站在舞臺中央
盲童學鋼琴,家長需要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13歲那年,王賀考完了鋼琴十級,固原再沒有合適的老師進一步指導他提升演奏水平。2013年下半年,他在銀川參加比賽時,得到了北方民族大學音樂學院鋼琴系副教授李宴君的肯定,決定免費教他學習鋼琴。
從此,每個周末,王賀和爸爸坐第一趟從固原發往銀川的快客,4個小時后到銀川,到李老師家練琴1個小時,然后又坐最后一趟返回固原的快客。直到一年后,王賀進入寧夏特殊教育學校,才結束了這段艱苦的學琴日子。
為了增加孩子的見識,從2013年開始,李老師鼓勵王賀參加各類青少年鋼琴比賽,每次參加重要的比賽,王啟文總會陪伴在兒子身邊,扶著他走上舞臺,幫他調整鋼琴和琴凳的距離。只要爸爸在身邊,王賀就感覺格外踏實。幾年來,王賀都是與視力正常的孩子同臺競技,并捧回多個獎項,如第七屆上海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全國總決賽非專業院校少年B組銀獎、第四屆英國皇家國際音樂比賽(中國賽區)一等獎、第二屆全國鋼琴比賽寧夏賽區一等獎等。
王賀說,有一首歌他非常喜歡,《你是我的眼》,在他心中,父母和老師就是他的雙眼,帶他閱讀浩瀚的書海,讓他看見這世界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