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取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絕非易事,這所知名音樂殿堂曾培養過帕爾曼、祖克曼、馬友友。唐山14歲的少年康天鐸在這個夏天通過了這所學院的入學考試,而他9歲才真正拜師學琴,13歲就考取了中央音樂學院附中,該附中每年在全國招收的鋼琴專業學生只有18名,康天鐸成為歷年來我市首個被附中此專業錄取的學生。
少年康天鐸無疑是優秀的,但他的優秀在母親孫東麗眼中是幸運,也是鼓勵和堅持塑造的結果。她認為:只要堅持,大部分孩子都可以很優秀。
康天鐸一開始并沒有把彈鋼琴作為人生的方向,因為他的母親孫東麗一直從事鋼琴教學工作,對彈鋼琴實在是太辛苦體會頗深,沒想過要讓心愛的孩子繼承。和大部分父母一樣,她原本希望兒子好好讀書,將來考一所好的大學。但是,2007年的夏天,中央音樂學院師生來唐演出的一場音樂會,逆轉了母子倆的決定。年輕學子們的表演精采異常,觸動了康天鐸及其母親原本寧靜的心。他們彈得太棒了,最小的孩子只比我大3歲。康天鐸羨慕地說。孫東麗見此平心靜氣地告訴孩子:其實你也很有天賦,也可以彈得那么好的。只是學琴需要付出極大的辛苦,一旦做了決定就不能更改。媽媽給你兩天時間,好好想一想要不要學琴。兩天后,只有9歲的康天鐸似乎長大好多,他告訴媽媽:我要試試。
孫東麗為康天鐸選擇了北京的鋼琴老師,母子倆每星期都要趕到北京上課,風雨無阻。回唐山康天鐸仍是練琴,再練琴。按照老師的要求,康天鐸兩手綁上一斤重的沙袋,每天練琴至少6個小時以上。晚上孫東麗下班回家檢查兒子的練琴情況,如果有不過關的地方,她會陪著孩子一直練好為止。在母親的鼓勵下,康天鐸學會了一個口頭禪——一千遍,意思是遇到難攻克的曲子,練習一千遍,一定會解決。其實,練200遍就基本過關了,當然得認真啊。康天鐸用沉穩的口氣講述他練琴的刻苦程度,全無少年的青澀。
學琴沒有捷徑,只有勤學苦練、堅持不懈。其實,不僅音樂,任何學習也是如此,除了堅持,就是堅持。孫東麗堅信這一點,她也是如此教導兒子。在備考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半年多的時間里,康天鐸獨自一人在北京學習、訓練,他已經不需要母親的督促和陪伴。走上艱苦學藝的道路,同樣也是一個孩子逐漸成長成熟的過程。
孫東麗也是心疼孩子的母親,但她更懂得教育的重要,我對待孩子很嚴厲,但是更多時候是鼓勵,我會把握好方向,我堅持住了,孩子才能堅持。考取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以后,康天鐸將會獨自在異國求學,創造自己的未來。孫東麗說:那時,我還會鼓勵他堅持自己的音樂理想,也許這是每位父母一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