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鋼琴家布魯斯•亨格福德于1922年11月24日出生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一個名叫Korumburra的小鎮。他在墨爾本開始接受音樂教育,隨后前往悉尼跟隨伊格納茨•弗利德曼(1882-1948年,波蘭著名鋼琴家、作曲家,從20世紀30年代起定居于澳大利亞)學習。
亨格福德在為尤金•奧曼迪(1899—1985年,匈牙利著名指揮家,1927年加入美國國籍,1938年正式擔任費城管弦樂團指揮和音樂指導)演奏時給后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45年,奧曼迪安排亨格福德就讀于紐約市著名的茱莉亞音樂學院。在這里學習了兩年之后,亨格福德搬去了費城市并與奧爾加•薩瑪洛夫(1880—1948年,美國著名女鋼琴家)一起工作了一段時間。然而,亨格福德似乎并不太喜歡薩瑪洛夫講授的課程,而是更多的向邁拉•赫斯(1890-1965年,英國著名女鋼琴家)尋求指導。后來,邁拉•赫斯變成了亨格福德的良師益友,而他們兩人的這種關系一直持續到1965年邁拉•赫斯去世為止。也正是她建議亨格福德跟隨卡爾•弗里德伯格(1872-1955年,德國著名鋼琴家)學習,后來證明,這一決定對于亨格福德的職業生涯具有重要意義。
在20世紀50年代,要在巡演鋼琴家的圈子里闖出一片天地并非容易之事,特別是考慮到在這一時期樂壇上還活躍著魯賓斯坦、所羅門和霍洛維茨等諸多偉大的鋼琴演奏家。為了維持生計,亨格福德同時將他的另一個愛好——考古作為職業,從而成為了一名考古學家。由于知識淵博,亨格福德逐漸被認為是這一領域的專家,并在歐洲和美國巡回講授《古埃及的遺物》這一課程。有些時候亨格福德的講課甚至在其巡演音樂會期間同時進行。
最終,美國先鋒唱片公司的創始人西摩•所羅門和梅納德•所羅門選中了亨格福德,讓他為該公司錄制一套貝多芬的鋼琴作品全集。直到1977年1月26日,年僅54歲的亨格福德在紐約死于一場車禍為止,他總共錄制了22首鋼琴奏鳴曲和其他各種各樣的一些鋼琴作品。雖然亨格福德的商業錄音遺產很少,但是位于美國馬里蘭州的國際鋼琴檔案館卻收集并保存了亨格福德眾多的磁帶錄音材料,甚至還包括他自己于1951年至1952年間跟隨卡爾•弗里德伯格學習鋼琴時錄制的材料。這些已知的錄音超過20小時之多,而且還有其他大量從未出版過的錄音材料。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有幸聽到其中一部分。
人們對于亨格福德演奏貝多芬作品方式的最佳描述是:既不過分裝飾也絕不妥協。在他的演奏里沒有一點的矯揉造作,只有對于音樂本身深刻的理解。亨格福德的演奏在很多地方獨一無二,賦予老式演奏風格以新的生命。在外向音樂部分的表現上他更喜歡較快的節奏,但是從來也不會丟掉對演奏技法和音樂本身的控制。
亨格福德演奏的這套唱片以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悲愴》開始,即使從開頭聽起來,就立刻可以發現演奏的不同之處。在一段直截了當的開場之后,急板部分不斷加速。速度讓人感到神經震顫,從中可以注意到亨格福德完美的演奏技巧和不容置疑的清晰度。而這種透明度正是他所有演奏中不同于他人的明顯特征。左手的八度顫音加入了適度的刺激性,使得整個樂曲顯得非常有沖擊力。
那些期望聽到溫柔情深的如歌慢板的聽眾可能會有些失望,因為亨格福德在演奏這一樂曲時并沒有使用任何的自由速度,而且右手的旋律也有所弱化。回旋曲部分是非常優秀的,充滿了生機和熱情,亨格福德使用顫音和其他一些裝飾音來加強這一效果。
亨格福德演奏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月光》的開頭也采用了非常快的速度:這里沒有琉森湖上閃耀的月光!結尾的急板再次顯示出這位鋼琴家驚人的演奏技巧。這種相似性在演奏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華爾斯坦》中再次顯示出來。亨格福德演奏這首奏鳴曲時使用了難以置信的速度,在這樣的速度下,音樂最終被帶入了高潮的頂點。許多鋼琴家覺得如此演奏是十分困難的,但是亨格福德不但完成了這一任務,而且還保持了音樂的清晰脈絡,實在令人感到吃驚。
亨格福德演奏回旋曲的方式無疑是獨一無二的,這背后的原因最好還是用他自己的話說:在60年代早期,我曾有幸在貝多芬用的Graf鋼琴上試奏過。尤其感興趣的是貝多芬的《華爾斯坦》回旋曲部分主題那一段,貝多芬本人清楚地指出,他希望持續使用踏板以得到連續不斷的演奏效果。可以想象,這樣的演奏效果與任何現代音樂會上使用大鋼琴演奏出來的效果都不一樣。因此,我自作主張略微偏離了貝多芬原本的指示,從而盡可能嘗試再現貝多芬時期鋼琴那種意想不到的動人效果。亨格福德是如何達到這一效果的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但無疑是十分引人注目的:聲音飄渺動聽,斷奏的音符卻沒有掩蓋住右手如歌的旋律。
唱片中的最后一首奏鳴曲《暴風雨》(Op.31 No.2)無疑是一塊瑰寶。亨格福德發現四音符的八度顫音在慢板的低音部再現時,與第三樂章略微不同。整首奏鳴曲的演奏是圍繞著這個概念做文章的。這個聲音聽上去有點像是微微不和諧版的《第五交響曲》中那個命運的敲門。不管貝多芬是不是故意為之,強調這一主題的效果有助于將三個樂章有機的聯系在一起,而且有利于對整個作品進行本質的解讀。
亨格福德演奏貝多芬作品的方式是獨一無二的,但是不論是從精神上還是理念上,人們仍舊可以一下子聽出這就是地道的貝多芬。亨格福德不僅具有超群的演奏技巧而且對于樂曲還有他自己的獨特觀點,并且敢于將這一觀點通過音樂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