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鋼琴教授劉孟捷來到蘇州科技學院,與該校音樂學院師生面對面交流專業知識。
這位美籍華裔著名鋼琴家上世紀七十年代出生于中國臺灣,16歲榮獲米耶克茲洛孟茲鋼琴比賽以及斯特拉文斯基分齡國際大賽首獎,21歲在母校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擔任鋼琴教授,他不僅是該院最年輕的教授,也是柯蒂斯音樂學院創校以來第一位亞裔鋼琴教授。他執教多年來曾先后培養出郎朗、王羽佳、張昊晨等多個優秀青年演奏家。
鋼琴啟蒙只要孩子愿意就讓他嘗試
在昨天的交流中,一些鋼琴教師困惑于當下許多學鋼琴的兒童半途而廢。劉孟捷一方面欣喜于越來越多的孩子愿意學鋼琴,另一方面開導鋼琴教師,不要期望把每個學生都培養成鋼琴家。他說,從小學習音樂的孩子未來究竟能達到哪個高度,要看他們本人和藝術的緣分。老師在教授的過程中不一定急功近利地強塞給學生彈琴技巧,而應注重提升學生欣賞音樂的素質。只要孩子愿意聽音樂、愿意彈琴,就讓他嘗試,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可以幫助學生充分挖掘潛力,尋找他們擅長的領域。
音樂神童并不一定出身音樂世家。劉孟捷本人就是這樣一個例子。現代社會資訊發達,城市里每一個孩子從小能夠接觸到音樂的機會都是平等的。因此,劉孟捷建議家長們盡可能多地為孩子營造接觸音樂的環境。
演奏瓶頸嘗試多種曲目拓展表現能力
一些學生非常熟練鋼琴演奏技巧,為什么卻在彈奏時缺乏感情呢?對于這個問題,劉孟捷認為關乎學生對藝術的敏感力,可能有人天生對音樂的感覺就多一些。但這種藝術敏感并非無法后天提升。劉孟捷說,音樂是一種抽象的語言,演奏者可以借助它表達內心的東西,這就像用語言中不同的詞匯、語調能夠表達出不同的感情一樣。
隨后,劉孟捷拿郎朗學習鋼琴的經歷舉例。他說,郎朗在柯蒂斯音樂學院學習時是一個非常謙虛好學的學生,不僅熟練炫技名曲,也愿意嘗試許多枯燥深奧的曲子,敢于創新彈奏風格,所以獲得了非常寬廣范圍的演奏表現能力。他建議學生們不妨借鑒這種學習經驗。
鋼琴教育培養會欣賞的聽眾更為重要
昨天到科技學院,是劉孟捷生平第二次來蘇州。劉孟捷第一次與蘇州邂逅是在三年前。那年,他在蘇州文化藝術中心舉辦了一場音樂會。這次故地重游,劉孟捷感嘆非常親切。看到蘇州這座文化名城有這么多師生對鋼琴向往、渴望的眼神,我也倍受鼓舞。劉孟捷說,在中國文化大發展的背景下,普及鋼琴教育有一個很好的時機。其中不僅是要培養會彈鋼琴的人,也要重視鋼琴教師隊伍的成長,更要注重培養懂得欣賞鋼琴音樂的聽眾。音樂藝術的繁榮需要一個體系的支撐,并不單純在于音樂家的多少。劉孟捷說。
如今,劉孟捷每年大約有60至75場演出,而且近年來演出任務逐年遞增。他說自己每年平均有兩到三次機會回亞洲演奏,希望能盡快再次來到蘇州辦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