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1982年生于遼寧省沈陽市,國際著名鋼琴家。他是第一位受聘于世界頂級的柏林愛樂樂團和美國五大交響樂團的中國鋼琴家,獲得古典音樂類多項權威獎項,包括德國古典回聲大獎,全英古典音樂獎,伯恩斯坦藝術成就大獎,國際門德爾松大獎等。曾在多個世界矚目的海內外重要場合進行演出,包括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中國國慶60周年慶祝晚會、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開幕式、美國白宮、美國獨立日慶祝活動、英女王鉆禧慶典慶祝活動、法國國慶慶祝活動等。
2013年10月28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為中國鋼琴家郎朗佩戴上象征和平使者的胸針,任命郎朗為關注全球教育的聯合國和平使者。郎朗成為聯合國第12位和平使者,這是歷史上最年輕的和平大使,也是第一位中國人成為和平大使。
1982年6月14日,郎朗出生在沈陽一個充滿音樂氛圍的家庭。祖父曾經是師范學校的音樂教師,父親郎國任是文藝兵,曾在部隊里做過專業二胡演員,退伍后進入沈陽市公安局工作。母親周秀蘭能歌善舞,是學校的文藝骨干。在家庭環境的影響下,郎朗很小就對音樂產生了濃厚興趣。
幼年郎朗(5張)兩歲半的小郎朗被動畫片《貓和老鼠》中湯姆貓演奏的《匈牙利第二號狂想曲》吸引,對鋼琴家的手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希望自己也有這么一雙神奇的手,并無師自通地在家中他出生前就已購買的國產立式鋼琴上彈出了基本旋律。從此由父親郎國任對他開始鋼琴啟蒙。三歲正式師從沈陽音樂學院的朱雅芬教授學習鋼琴。出于對音樂的熱愛,郎朗的學習情緒十分高漲,立志成為鋼琴家。5歲第一次參加東三省少年兒童鋼琴比賽,獲得第一名,并在賽后舉辦了生平第一場個人演奏會。1989年,7歲的郎朗參加首屆沈陽少兒鋼琴比賽,再次獲得第一名。在朱雅芬老師的建議下,郎父排除萬難帶著郎朗赴北京求學,備考中央音樂學院附小。郎朗經歷了也許是生命中最艱難的10個月的備考時光后,9歲的他在1991年時3000余人的報考大軍中脫穎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中央音樂學院附小鋼琴科,師從趙屏國老師。入學兩年后,1993年11月,11歲的郎朗參加第五屆“星海杯”全國少年兒童鋼琴比賽,獲得專業二組第一名。
郎朗在國際上的第一個獎項來自1994年自費參加的德國埃特林根第四屆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還在就讀央音附小六年級的他獲得了甲組的冠軍(甲組15歲以下、乙組20歲以下),并且因為比賽中優異的表現使得鋼琴比賽的組委會自創建比賽以來首次特別頒發了杰出藝術成就獎,這是埃特林根大賽歷史上第一次給同一個人兩項大獎,這也是當時中國同年齡段的琴童在國際上獲得的最好成績。
1995年9月,13歲的郎朗以公派的身份參加在日本仙臺舉辦的第二屆柴科夫斯基國際青年音樂家比賽(International Tchaikovsky Competition for Young Musicians),在這項全世界影響最大的青少年鋼琴比賽中,郎朗力壓世界同年齡段的高手,在比賽中力拔頭籌獲得第一名金獎。回國后,郎朗在北京音樂廳舉行個人獨奏音樂會,演奏肖邦24首練習曲。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在1996年重組時,郎朗還應邀與新成立的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合作,在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作為嘉賓出席的開幕式音樂會上,14歲的郎朗被指定擔任鋼琴獨奏。
在郎朗獲得柴科夫斯基國際青年音樂家比賽第一名以后,為了讓郎朗走向世界,郎朗在父親的幫助下從中央音樂學院附中退學報考美國科蒂斯音樂學院。鋼琴大師加里·格拉夫曼在看完柴科夫斯基比賽錄像帶和北京音樂廳現場錄制的肖邦24首練習曲錄像帶后,迅速給郎朗寄來報名表、邀請函以及給美國領事館的信,以便協助他盡快赴美參加當年的柯蒂斯入學考試(柯蒂斯音樂學院硬性規定——任何報考柯蒂斯音樂學院的學生必須參加入學考試)。1997年3月,14歲的郎朗不孚眾望,又一次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位于美國費城的世界著名的音樂學院,師從加里·格拉夫曼。
在留學前近半年的空檔里,郎朗在國內多個城市包括沈陽、上海、長春、哈爾濱、大連等地舉辦告別巡演。1997年8月12日在沈陽中華劇場的個人獨奏音樂會是他留學前真正意義上的告別演奏會,在這場演奏會的現場,他第一次領會了《我的祖國》描述的對祖國熱愛和依戀的感情。
1997年9月入學后,郎朗一邊在柯蒂斯音樂學院學習各種音樂課程,一邊在當地高中進修文化知識,還跟隨曾主管費城文化教育方面的前任副市長同時也是莎學權威的大學文學教授理查德·多郎補習西方歷史文化。除了鋼琴技藝日漸成熟之外,郎朗從費城從柯蒂斯邁出了登上國際舞臺的第一步,陸續獲得了與某些知名樂團合作的機會。1997年底,在格拉夫曼的引薦下,郎朗通過甄試成功得以與國際上著名的IMG演出經紀公司簽約,從此走向了職業演奏家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