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米86的個子,我得仰視他。他早已不是10多年前的那個孩子,下個月11日,他將成年。
他笑著坐下,平視著和我說,你可以叫我牛牛,或者張勝量,但別叫神童。他說,“好多年前我就已經不是神童了,我更喜歡別人叫我鋼琴家”。
他的確已經成長為鋼琴家,全球最年輕簽約國際古典唱片品牌的音樂家。13歲去了美國,相繼被兩所殿堂級音樂學院以全額獎學金的方式錄取,還未畢業,錄了數張唱片,開了數場音樂會,西方世界為他驚嘆,稱他為“中國的莫扎特”。
他帶著“2015‘絕勝量典’全球巡回鋼琴獨奏會”,在全世界拉開巡演序幕,作為他18歲的成人禮。幾天前,這場獨奏會回到家鄉廈門上演。
從小,他的身邊滿是神童。錄取他的,都是國內和全世界最好的音樂學校,那里是神童堆。不會有人特意找他要簽名,不會有太多粉絲,他反而看到了很多神童的消跡:拔掉琴鍵,在學校鋼琴上寫滿“我恨你”,出國后就嫁人或改行。
曾有無數的例子,神童隕落成凡人,但他成功從天才兒童成長為青年大師。他卻說,人生是場賭博,沒到六七十歲,還不能說自己就是贏家。所以,他反對人們將他的經歷講給孩子們聽,“成功道路不可復制,更何況,我才17歲,能否成功到90歲還未知”。
他是廈門人,美國暑假4個月,除了飛各地參加音樂會,他大多數時間待在家。蓮花的一套老房子,打出生他就住那,沒換過。很多商家找他代言,都被他父母拒絕,他們不想利用孩子賺錢。16歲那年,一直陪著他去上海去美國朝夕相處的媽媽跟他說,要全部放手了,無論是演出、經紀公司,還是未來,今后的一切都要由他自己去面對和決定。
有不少天才被指性格孤僻,生活無法自理。他一笑:你是想問我,除了鋼琴,別的方面會不會比較弱智?他聰慧又坦率,“我和任何一個普通男孩沒什么區別,音樂不要搞得太神圣,人也不要搞得怪怪的。”
不過,他比多數同齡人更多一些成熟和韌性。他不喜歡絮絮叨叨告訴別人自己遇到的困難,“除了努力去做,抱怨沒有意義。”有次獨奏會,開場前他突然偏頭痛,痛到看不見前方。有人說,先取消吧。他不同意,眼前漆黑地坐在鋼琴前,但抬手落指的瞬間,他覺得自己進入另外一個世界,頭也不那么痛了。在鋼琴的舞臺上,他總有一種后續的力量,越來越有激情。
6歲成名,被西方媒體稱為“中國的莫扎特”
人們最津津樂道的,是這孩子有多牛逼—天才一樣的存在。
3歲學鋼琴,6歲在廈門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9歲在倫敦舉辦個人音樂會,10歲簽約百代唱片,是全球4大唱片公司100多年歷史上簽約年齡最小的鋼琴家。曾當著英國查爾斯王子彈奏,驚艷全場。奧地利鋼琴大師巴杜拉·斯科達曾一把上前抱住他驚呼:“牛牛,你是偉大的天才,在我心中你是No.1。”西方樂壇紛紛為他破例,改寫“游戲規則”;西方媒體頭版頭條稱他為“中國的莫扎特”。
在鋼琴上,他的確有天賦。
3歲前,牛牛沒學過鋼琴,因為爺爺奶奶反對。老人家認為,鋼琴不能當飯吃。可是,3歲的一天,牛牛突然說“要彈琴”,拿了本《湯普森鋼琴曲集1》,從第一頁彈到最后,一個音都沒錯。牛爸大吃一驚,給他做聽力測試,沒想到他能同時聽出10個音,而普通人雙耳只能同時聽一個音。
畢業于廈門大學音樂系的牛爸開始親自教他。一段音樂學院研究生入學考試用的50分鐘譜子,一般學生要背一兩個月,牛牛彈兩天就能背出來,仿佛是種本能。
“因為太調皮,成天有老師告狀”
所有人都稱他為神童,但他自己卻不知道。“小時候,父母會把報紙都收起來,不讓我看報道,我不知道外界對自己的評價。”像每個調皮的男生一樣,對于童年,牛牛更多的記憶,是搗蛋。
8歲他被上海音樂學院破格錄取,成為這所學校80余年來最年輕的學生。媽媽辭了工作,陪他到上海讀書。“因為我太調皮,成天有老師告狀,媽媽每天和我斗智斗勇。”
和男生打架,把水射到插座里,從扶梯滑下來,把油漆灌進門鎖,剪女生頭發,看到同學穿條紋衣服,給她多畫一條線……當時,牛媽最怕接到老師電話,因為肯定又要她去學校跟別的父母道歉。
但是,牛媽沒有因為搗蛋打罵過他。牛媽問他,為什么剪別人頭發。牛牛說,功課做完了,同學問我能不能幫她剪頭發當一回理發師,我說好啊。女生并沒有生氣,可女生的父母很生氣。每次惹禍,牛媽都會先問清前因后果,“如果不是原則問題,大人還是不要太多干涉,那是孩子的世界,讓孩子們自己解決”。
“不是一夜就大徹大悟,每天都在反復斗爭”
即便是神童,也和普通孩子一樣,有厭煩期。
到上海不久,牛牛就煩了,“我面臨技巧上的瓶頸,感覺很難突破,那是最困難的一段時間”。在學校旁租的房子,樓下就是游樂場,隔音很差,“經常練到最難的時候,卻聽到樓下別的小朋友玩得很嗨,心里特別不爽。我跟媽媽說,不想彈琴了,想放棄”。
牛媽說,行,如果你考慮清楚了,我尊重你的想法,我們收拾行李回廈門。但牛牛還是愛彈琴的,彈到動情處覺得世界都安靜了,真要放棄,他又舍不得。牛媽說,這是你的事情,你要自己下決定,也要由你自己來完成。
牛牛下了個決心,要堅持下去,那時他只有8歲。“雖然下了決心,可不是一夜就大徹大悟的,幾乎每天都在反復斗爭,一會兒煩躁,一會兒叫自己要堅定信念,經過了好幾年的磨合。”直到10歲,牛牛才真正突破瓶頸,解決技巧上的難題。
“成功路上并不擁擠,因為堅持到最后的人不多”
十來歲時,牛牛終于知道,原來自己被大家稱為神童。“高興過一段,但沒狂喜。神童就只有那么幾年,五六歲是神童,十來歲了哪還是神童?”
13歲,他被美國新英格蘭音樂學院錄取,去年又被美國茱麗亞音樂學院錄取。他身邊,全是來自世界各地被稱為神童的孩子。“很多很小就成名的神童,但走不遠。”牛牛的很多同學,出國后不是嫁人就是改行了。
但牛牛認準了這條路,這輩子他只想當個職業鋼琴家。對于音樂,他自稱是完美主義者,甚至有點強迫癥。在英國錄制專輯,有時他只彈一遍,錄音師就相當滿意,但他自己卻不滿意。“那種淋漓盡致的瘋狂感覺不是很容易出現的”,為了等到最佳狀態,他經常要求再多錄10遍,讓錄音師抓狂又無奈。
有太多父母向他討教學琴經驗,要帶孩子聽他的奮斗歷程。每次,牛牛都說,別,千萬不要老把我的經歷講給你們的孩子聽,然后要求他們這樣做那樣做。“每個人都是不同個體,不是所有成功道路都是可以復制的。”牛牛說,我很普通,有一些天賦,更關鍵是堅持,“成功的路上其實并不擁擠,因為堅持到最后的人并不多”。
牛牛不喜歡快餐文化,喜歡文火慢燉。“我不希望自己能有多出名,只希望自己在鋼琴家這條路上能走很久,到90歲還可以開音樂會。”他對牛媽說,你要活到100多歲,我最大的理想就是八九十歲了還能摟著你開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