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威尼斯電影節上著名導演羅曼·波蘭斯基的新作《殺戮之神》(Carnage)折桂呼聲極高最終卻是顆粒無收,黯然收場。時光倒流9年,2002年戛納電影節上他的《鋼琴家》(ThePianist)獲最佳影片金棕櫚獎之后一發而不可收拾,2003年又接連斬獲法國愷撒獎最佳導演、第56屆英國學院獎最佳影片;2003年在奧斯卡上連中三元: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2003年美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獎……風光無限。細想起來還真有點暗合他那大起大落的人生。
《鋼琴家》于2004年低調引進在中國公映,因為種種原因沒有享受到那些分賬商業大片的待遇,因此公映前的宣傳可以用悄無聲息四個字來形容,但是公映后觀眾的反響和口碑正應了那句老話是金子總會發光。
對影片贊賞之余觀眾饒有興趣地提出了如下問題:影片中那些動聽的鋼琴曲是誰的作品?主角的原型是誰?影片中那個救了鋼琴家的德國軍官真有其人?筆者手中恰好有兩張CD可以基本解答這些問題——一張是《鋼琴家》電影原聲,另一張是鋼琴家的原型、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本人演奏的原聲。
【第一篇章】肖邦的升C小調夜曲
電影《鋼琴家》中的鋼琴曲基本都是出自波蘭鋼琴家、作曲家肖邦的作品。電影原聲中共收了11首曲目。
第一至三首是夜曲分別為:升C小調(1830),E小調作品72之一,C小調作品48之一。第四、五首是敘事曲,第2號F大調作品38和第一號G小調作品23。第六首是華爾茲No.3A小調作品34之二。第七首是前奏曲E小調作品28之四。第八、九首是自然的行板與輝煌的大波蘭舞曲,作品22。
以上曲目由波蘭著名鋼琴家亞努什·奧萊依尼查克鋼琴演奏,管弦樂部分由波蘭國家華沙愛樂樂團演奏。
第十首《MovingtotheGhetto,Oct.31,1940》是唯一一首非鋼琴曲,作曲是與波蘭斯基經常合作的波蘭電影配樂大師作曲家沃依切赫·基拉爾。
第十一首是斯皮爾曼本人在1948年華沙錄制的肖邦《瑪祖卡,作品17之四》(MazurkaOp.17,No.4)。因為是歷史錄音,所以效果不是最好。
1939年9月23日,一個陽光明媚的夏日。華沙廣播電臺的播音室里鋼琴家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正沉浸在演奏中,炸彈巨大的沖擊波把他擊倒在地,中斷了演奏。納粹德國入侵華沙了。這就是影片《鋼琴家》開場一幕,他演奏的就是肖邦的升C小調夜曲。
夜曲nocturne自拉丁語NOX演變而來,羅馬神話中的司夜女神諾克斯。19世紀的夜曲是旋律優美、富于詩意的抒情樂曲,類似無詞歌,用以表達較為深沉的內涵,因而略帶有憂郁的情緒,始創者為愛爾蘭作曲家約翰·菲爾德。他的夜曲還有天主教會的夜禱的含義。約翰·菲爾德一生創作了21首夜曲,肖邦一生也寫了21首夜曲。肖邦把菲爾德樸素的牧歌形態賦有宗教氣息的夜曲展拓、提高融進戲劇氣息、激情使之更為壯麗。肖邦的樂迷都知道絕大部分唱片(包括那套RCA公司發行的阿圖爾·魯賓斯坦演奏的肖邦全集11碟)都沒有收錄這首升C小調夜曲。這首曲子和C小調夜曲都是在肖邦的遺物手稿中發現的,所以這兩首都沒有作品編號。
升C小調夜曲作于1830年。當時20歲的肖邦在華沙音樂學院畢業后赴法深造,途中得知11月華沙爆發反抗沙俄起義使他有種預感:再也回不了故國!事實也的確如此,直至他長眠巴黎拉雪茲公墓,再也沒能回過魂牽夢縈的波蘭。
片中升C小調夜曲第二次奏響是在影片結尾。戰后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重返華沙廣播電臺,他彈奏的第一首曲子就是這首升C小調夜曲。就像斯皮爾曼在他的回憶錄中寫的那樣:五年的時間,對于這首升C小調夜曲來說,似乎只是一個短暫的休止,它好像只是被稍稍地打擾了一下。
戰爭接近尾聲,整個華沙被戰火化為一片廢墟,斯皮爾曼像鼴鼠一樣躲在一幢尚未完全摧毀的房子里,就在這里奇跡發生了。他遇到了一名德國軍官,得知他是名鋼琴家時要他彈奏以證明,斯皮爾曼戰戰兢兢在一架嚴重走調的鋼琴前坐下,一番凝神屏息之后一串音符在他指尖流出,軍官慢慢地在一旁坐下……一曲終了,德國軍官把隨身攜帶的食物留下,直到戰爭結束前的幾個月里,軍官多次給斯皮爾曼帶來面包和大衣,最后一次是在1944年12月12日跟鋼琴家道別。這名軍官的名字是維爾姆·霍森菲爾德,1952年死在俄國戰俘營。影片中導演做了一點小小的改動:在斯皮爾曼的回憶錄中他為這名軍官彈奏的是升C小調夜曲,影片中彈奏的是敘事曲第一號G小調作品23。
在影片中,觀眾看到的鋼琴演奏的特寫鏡頭都是波蘭鋼琴家亞努什·奧萊依尼查克的手。在這張原聲中他彈奏的鋼琴是肖邦生前使用的普利耶爾(Pleyel)。肖邦特別喜歡普利耶爾鋼琴那如歌的聲音,這臺鋼琴一直伴隨著肖邦直至去世。
【第二篇章】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
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生于1911年,很早就在音樂方面顯露了過人的天分,16歲便考進華沙的弗雷德里克·肖邦音樂學校,師從米查羅斯基學習鋼琴,后入柏林藝術學院師從阿爾圖·施納貝爾和萊奧尼德·克羅采專攻鋼琴,同時也向弗倫茨·施雷克學習作曲。1933年希特勒上臺后,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回到華沙在波蘭廣播電臺擔任鋼琴師,很快成了著名鋼琴家、古典和流行音樂作曲家。
1945-1963年他擔任波蘭廣播電臺音樂總監。在此期間他創作了幾部交響樂作品和大約1000首歌曲,其中包括了一些兒童歌曲,也有為電臺廣播和電影配樂。他也以鋼琴家的身份獨奏演出,同時也和著名的小提琴家布羅尼斯拉夫、吉姆佩爾·羅曼、托騰伯格、拉達·哈恩黛爾、塔丟斯·伍隆斯基、亨里克·謝林等合作協奏。1963年他和吉姆佩爾·羅曼創建了華沙鋼琴五重奏小組,在斯皮爾曼帶領下舉行世界巡演直至1986年。
1939年9月23日德國入侵華沙,一顆炸彈落在波蘭廣播電臺播音室,打斷了他演奏肖邦的升C小調夜曲,由此過早但是暫時地結束了斯皮爾曼的音樂事業。
盡管戰爭的爆發必然會給他的生活帶來改變,但是斯皮爾曼拒絕放棄他的音樂。
他經歷了1940年華沙猶太人隔離區的苦難寫出了鋼琴和管弦樂隊的協奏曲。
斯皮爾曼一次又一次地設法逃脫了被驅逐送進集中營的噩運。甚至當他和全家一起被塞進運牲畜的貨車被驅逐到特雷布林卡集中營時,這位著名的鋼琴家奇跡般地被挑選出留作苦役而逃離了死亡營。
他逃離猶太隔離區潛往雅利安人居住區,在波蘭抵抗戰士朋友的幫助下度過了漫長的兩年驚恐不安的藏匿歲月。在華沙起義后,他還繼續藏身隱居于這個被戰火摧毀廢棄荒蕪的鬼城。
在戰爭即將結束之時,他在藏身處被一名德國國防軍軍官維姆·霍森菲爾德發現,在他聆聽了這位饑餓的鋼琴家在藏身處的一架走調的鋼琴上彈奏了肖邦升C小調夜曲之后救下了他。
1945年斯皮爾曼重返波蘭廣播電臺出任音樂總監,在六年前中斷了他音樂生涯的地方,他百感交集打開了播音系統再一次彈奏起肖邦的升C小調夜曲。
1945年他開始撰寫回憶錄。憑著驚人的記憶力,他清楚地記得自己度過的每一段時光、交往過的每一個人的名字和住過的每一個地方。這部回憶錄于1946年出版,書名為《城市之死》,但由于書中描寫了波蘭猶太人對當時蘇聯的不信任,遭到蘇聯查禁。直到1990年代,這本書才得以重見天日,改名為《鋼琴家》在美國重新發行,一舉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讀完第一章我已經知道《鋼琴家》是我的下一部影片。影片導演羅曼·波蘭斯基如是說,《鋼琴家》昭示了一種音樂的力量、愛的力量以及反抗一切罪惡的勇氣。
這張CD見證了音樂的力量和一個人的生存意志,在艱難的藏匿歲月生存下來,沒有文字回憶記錄,只憑著他從一個酒吧到另一個酒吧演奏過的每一個音樂片段。
這張CD收錄了鋼琴家本人演奏的11首曲目。第一、十一兩首是肖邦的升C小調夜曲,第一首是1980年的錄音,第十一首是1948年的歷史錄音。第四首和第六首是他自己的作品:前者為鋼琴和樂隊的小協奏曲,后者為華爾茲變奏曲。其他分別是拉赫瑪尼諾夫、舒曼、德彪西、阿爾貝尼茲、克萊斯勒、巴赫的鋼琴作品,還有一首肖邦的瑪祖卡舞曲作品17之四也就是影片中引用的這首錄音。
這是斯皮爾曼本人彈奏的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