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重慶洪崖洞某劇場,看到11歲的兒子葉安寧穿著白色燕尾服在臺上如癡如醉地彈著鋼琴,約800人來觀看演出,貨車司機葉正榮覺得一切都值了。為了鼓勵兒子彈奏鋼琴,每月只有2000元工資的葉正榮和另外一位家長花1.8萬元包下劇場,為兩個孩子舉辦鋼琴獨奏會。(新聞鏈接)
龐鳳山:為孩子辦鋼琴獨奏會的父母很偉大
對于一個收入微薄的普通貨車司機,拿出那么多錢包下劇場,為孩子舉辦鋼琴獨奏會是很不容易的,這不光是父母對孩子愛與不愛的問題,也是一種眼界的問題。
現實生活里,有太多擁有各種才華的孩子,因為父母的忽略和視而不見而被埋沒。貨車司機葉正榮和另一位家長對孩子彈鋼琴的大力支持,既體現了父母望子成龍的美好心愿,也說明了他們對孩子富于才華的熱情關注與細心呵護,更表達了一個為人父母者的濃濃之愛。新聞當中的兩位普通家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自己的孩子:父母雖然沒有最好的條件,但一定會給你創造最好的條件。
可憐天下父母心,作為身處社會底層的父母,收入有限,沒有豐厚的物質基礎,沒有良好的家庭條件,但是,他們卻不乏一顆愛子之心,只要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他們甘愿竭盡所能,為孩子創造一切可以創造的條件,哪怕自己再苦再累都無所謂,這便是普天下普通父母的最原始初衷,也是最偉大之處。
葉和平:貨車司機為兒辦鋼琴獨奏會 這事有點瘋
孩子喜歡鋼琴,沒有錯,愛彈鋼琴,我們支持。父母讓他去學學鋼琴,在財力允許的范圍,無可厚非。可鋼琴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那是藝術,學費高,周期長,成名難。別看郎朗現在風光,收入高,當初的艱辛是無人能想象的。平常人家,培養孩子的興趣和陶冶其情操可以學習,可千萬別玩瘋了。
這孩子7歲開始學鋼琴,如今過了8級,老實說,速度一般,造詣正常。過高的估計孩子水平,花1萬辛苦錢辦獨奏會,雖給孩子鍛煉機會,但代價有點大,物不所值。藝術這玩意,需要厚積薄發。短短幾年的學藝遠未達到登臺水平,未來的路還很長,假如能堅持學下去的話,以后的學費還需要很多很多,夠貨車司機掙的,與其這樣物不所值,不如低調努力,辛苦積攢,為孩子未來做好準備。
高萬紅:挫折,讓孩子在風雨中成長
筆者對兩位家長的做法不太贊同。處于成長期的孩子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尚未形成,極容易產生自滿情緒、自傲情緒。筆者的孩子早在7歲時就寫出800多字的作文,在一家省級雜志發表,并先后參加過省市級的古箏比賽,分別獲得了金獎和1等獎。但是筆者通過觀察發現,孩子自從幼稚的作文發表和古箏獲獎后,產生了心理優越感。這讓筆者一度陷入深深苦惱。
自傲自負會對孩子的世界觀形成產生錯誤影響,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同時也會使孩子形成與同學、與長輩、與社會之間的距離,使孩子產生莫名的孤獨感,在自我認知上落入了一種缺陷。
建議應適當地給孩子一些挫折來激發孩子們潛能。古今中外很多取得成就的人,往往不是走捷徑的人,是曾遭遇到挫折的那些人。因為選擇捷徑的人,往往不會珍惜成功的可貴,而在逆境中經歷過風霜的人才更理解成功的深刻內涵。給孩子一些挫折吧,讓孩子知道要取得點滴成績何其艱難,這又何嘗不可呢!
渝西鋒光:藝術無價背后的平等權利
同樣是一個鋼琴獨奏會的夢想,孩子和父母對此寄予的期待卻有不同。10來歲的孩子們或許只是希望有更多的觀眾來觀看自己的演出、聽到自己的琴聲;而辛苦撫養并培訓孩子的家長,滿足孩子愿望同時估計還有這樣的想法:大家看看,我培育了一個多么值得驕傲的孩子!
本人沒有批評或取笑家長的絲毫意思。當本該根植和服務于民眾的音、體、美等特長或技藝,被冠之以藝術從而門檻和身價都不斷提升,繼而逐漸遠離平凡民眾之后,任何一個理智的人,誰還能批評或取笑在傾盡全力給孩子圓一個藝術的夢想時,家長身上偶爾流露出來那點可憐的虛榮?!
一方面是所謂的藝術已經被金錢與銅臭包養,家長只有愿意付出重金代價,才能讓孩子接受音、體、美的專業培訓;另一方面,卻是本該傳授孩子音、體、美等技藝基礎的校園,卻無法讓孩子們像接受義務教育那樣擁有受教權利!
貨車司機為孩子舉辦鋼琴獨奏會,讓人感動的根源在于詮釋出四個大字:藝術無價。然而,相對藝術無價更為無價的,或許是這個社會在給予每個人平等地愛慕藝術的權利同時,還應該以單純藝術的名義——而沒有金錢、地位等其他附加條件——給予每個人擁抱、享受藝術,讓每個立志高尚的人格,都有被藝術渲染和熏陶的平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