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昊辰挑選的曲目,風格差異極大
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天,張昊辰接連在倫敦BBC逍遙音樂節和瑞士韋爾比耶音樂節登臺。英國《衛報》評價他的李斯特鋼琴協奏曲“華麗耀眼”,“多變的音樂情緒信手拈來,為程式化的演繹注入了急需的激情。”
19歲就在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上奪冠的張昊辰,沒有少年天才的狂放肆意,卻有超越年紀的沉穩。美國樂評家在贊揚他鋼琴技術的完美時,也會強調他音樂里的“詩歌氣質”和“具備超凡藝術想象力的強大力量”。聽張昊辰的演奏會,單從曲目的安排上,就能分辨出這個24歲年輕人的心思縝密和隱隱的自我宣戰。當他坐在鋼琴前彈奏勃拉姆斯,手指間流淌出憂郁、暗淡的小調,像一股細流,激起聽者極微妙的情感。他的鋼琴音色層次之豐富、情緒之細膩,有時會讓你忘了演奏者不過是個生于1990年的大男孩。
9月25日,張昊辰即將在國家大劇院帶來一場全新的音樂旅程,演奏會曲目與他之前在韋爾比耶音樂節獨奏音樂會的曲目基本相同。
對演奏家而言,一場演奏會的曲目如何安排,不但涉及演奏家的個人風格、品位和能力,也是形成演奏會的氣氛與效果的決定性因素。粗看張昊辰挑選的曲目,風格之間差異極大,似乎是相互獨立的—肖邦的四首瑪祖卡富有靜謐意味,貝多芬的“黎明”奏鳴曲是龐大而朝氣蓬勃的。下半場由勃拉姆斯的作品117號開啟悲觀深邃的哲思,很快又轉向德彪西色彩斑斕的四首前奏曲,最后在巴托克狂野的奏鳴曲中收尾。
在張昊辰的構想里,這場音樂會就像一次蔚藍深海的潛水之旅。如果將感情的起伏與深淺的坐標看成是水面,那么整場曲目就如同一個人由肖邦靜靜潛入水面,直至水下深處的漩渦(貝多芬),再下潛至湖底最深處的勃拉姆斯,由德彪西開始轉向回游至湖面,最后在巴托克時一躍縱出水面。這樣在“水面”與“水下”之間搭建的下拱形結構,最終串聯成一個大的統一結構。
張昊辰演繹的勃拉姆斯是頗令人期待的。作品117號的三首間奏曲是勃拉姆斯晚期代表作之一,節奏、音調和旋律的寫法看似簡潔,卻隱含作曲家的悲觀與孤獨,尤其第三首間奏曲的陰郁,透露著勃拉姆斯對死亡的悲嘆,他也在完成作品5年后辭世。勃拉姆斯把這個作品稱為“搖著我痛苦的搖籃曲”,鋼琴家需要將自己的內心、情緒、氣息都調整至深層次的哀傷之中,才能在完美技術和精神層面都接近勃拉姆斯晚年的狀態。
一位“90后”鋼琴家如何詮釋作曲家的內省、蕭瑟和悲嘆,如何用三首間奏曲闡釋“痛苦”的不同側面,可能是最讓人好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