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國深圳國際鋼琴協奏曲比賽近日圓滿落幕,以一場精彩絕倫的協奏曲狂歡,向世界展示了深圳的文化氣度。
青年鋼琴家陳薩在深圳音樂廳為市民演奏。
深圳已多次舉辦高規格的國際鋼琴賽事。圖為舒曼國際鋼琴大賽亞太地區選拔賽在深圳舉行。
但昭義教授和他的但家軍為代表的杰出青少年鋼琴家為深圳擔起了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從左至右依次為:陳薩、李云迪、但昭義、左章。
11天的緊張激烈,11天的公平公正,第三屆中國深圳國際鋼琴協奏曲比賽近日圓滿落幕。比賽期間13位德高望重的國際大師級評委、10多位國內外音樂界的重量級嘉賓和28位琴藝精湛的青年才俊匯聚深圳,以一場精彩絕倫的協奏曲狂歡,向世界展示了深圳的文化氣度。
這項經文化部批準,由深圳市政府主辦的高級別、高規格的國際鋼琴賽事,是我國由國家正式批準的第三個最高級別的國際鋼琴賽事。第三屆比賽舉辦完成后,它將獲得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音樂理事會成員單位國際音樂比賽世界聯合會(WFIMC)的敲門磚,標志著十年前提出鋼琴之城文化戰略的深圳,在十周年的節點上,又為自己的夢想之聲奏出了一曲激昂的樂章。
每年16萬琴童匯入琴城詠嘆調
6月16日至27日,第三屆中國深圳國際鋼琴協奏曲比賽在深圳音樂廳舉行,全程共有12場比賽免費對市民開放。比賽第一天,就讓比賽評委、韓國指揮家、鋼琴教授李戴武大為出乎意料:早上九點多音樂廳的演奏大廳就坐得滿滿當當,李教授說:這是非周末的早上,居然還有這么多觀眾,深圳觀眾對鋼琴的關注讓我太意外了。深圳音樂廳藝術總監徐霞告訴記者,比賽每場達到了800張的檢票率,其有效上座率甚至超過了許多音樂會。
另一位評委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米哈伊爾·沃斯克列辛斯感慨自己看到的深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沃斯克列辛斯曾經在九年前來到深圳,那時深圳剛剛起步開始鋼琴之城的文化建設,深圳是一個擁有如此強大建設能力的城市,深圳觀眾們的素質已經高于其他中國的城市。李戴武和沃斯克列辛斯眼里看到的深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鋼琴之城戰略潛移默化、一步步踏實走過來的十年。
2004年,建設鋼琴之城被高瞻遠矚地正式列為深圳文化立市的重要目標之一?!渡钲谑薪ㄔO鋼琴之城規劃方案》提出,在2010年之前,深圳將搭建起鋼琴之城的基礎框架,到2020年基本建成鋼琴之城,那時的深圳將是一座以鋼琴藝術為優秀品牌、鋼琴文化為鮮明特色的國際知名城市。十年過去了,鋼琴之城的夢想進入了許許多多普通深圳人的家庭,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匯入鋼琴之城的詠嘆調—
據市文體旅游局披露,到2012年年底為止,深圳擁有鋼琴量為28.5萬臺,其中家庭鋼琴擁有量為27萬臺,占全市常住家庭戶數的近8%,家庭鋼琴普及率位居全國前列。與2003年深圳鋼琴擁有量10萬臺相比,九年來全市鋼琴擁有量增長迅猛,增幅達到了185%,其中家庭鋼琴擁有量與2003年9.5萬臺相比,增幅達到284%。鋼琴家庭擁有量的增長帶來了連鎖反應:據市文體旅游局統計,專業鋼琴藝術培訓機構達到300多家,參加鋼琴藝術培訓的琴童在2012年已經超過16萬人次。2003年到2012年鋼琴業余考級人數呈現逐年大幅度上升趨勢,最近四年每年參加國家鋼琴考級的琴童已經達到1.1萬人。同時,深圳市近年來每年的鋼琴銷量保持在5000臺以上……而這些數字每年都在增加。
不論熱愛鋼琴的人數如何增加,他們在深圳都不會寂寞。每個周末,深圳音樂廳、保利劇院、深圳大劇院等國內一流的演藝場所都會飄出悠揚琴韻。深圳音樂廳每年的音樂季舉辦數十場演出,其中三分之一的演出是與鋼琴有關。深圳交響樂團也在堅持舉行跨度為整年的音樂季。還有美麗星期天、音樂下午茶等完全對市民免費開放的公益音樂活動,幾乎全年無休地在持續不斷地滋養著這個城市的鋼琴愛好者。在深圳,你聽到的琴聲來自劇場、學校、琴行、酒店,也從市民家庭的窗口飄出,鋼琴正在逐漸成為這座城市的全民藝術。
后李云迪時代傳奇在延續
深圳的鋼琴之城夢想,要從1995年深圳藝校引進了但昭義教授,他帶著陳薩和李云迪從四川南下深圳說起。2000年10月,年僅18歲的李云迪獲得第14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這是空缺了15年的第一名,也是中國人首次獲得這一榮譽,成為深圳音樂史上的標志性事件。也從此開始,深圳鋼琴學琴人數猛增,深圳這座年輕城市和它的千萬琴童一起,擁有了一個鋼琴之城的夢想。
十四年過去,在但昭義教授的引領下,深圳藝校逐漸形成了以他為帶頭人的鋼琴藝術教育品牌,深圳迎來了后李云迪時代,出現了一批延續傳奇的少年。左章、張昊辰、何其真、薛嘯秋、潘林子、古靜丹、徐起、杜天齊等新的一批獲得國際獎項的青少年鋼琴家陸續為深圳贏得了更多的榮譽。僅但昭義的學生就有21人在國際鋼琴賽事中獲得58項獎,51次獲得前三名,其中21次贏得第一名。深圳市藝術學校學生自2004年到2011年底在國際級鋼琴比賽中,共獲得各種獎項129人次。這些成績實現了中國藝術教育的重大突破,也被視為成功的但昭義模式。
以但家軍為代表的杰出青少年鋼琴家為深圳擔起了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自2003年開始的十一年間,深圳文化周活動先后開展了德國行、法國行、北非行、澳大利亞行、美國行、波蘭行,這其中但昭義學生張昊辰、古靜丹、潘林子、樸星吉、徐起等少年鋼琴家的身影尤為醒目。在美國,華盛頓郵報評論深圳鋼琴少年:他們所展現出的技巧和控制,即便不夸張地說,也讓人瞠目結舌!在波蘭,當時年僅18歲的張昊辰讓當地觀眾驚嘆:深圳鋼琴藝術真是名不虛傳!走出國門的同時,深圳的鋼琴少年還從2006年展開深圳少年鋼琴家全國巡演,曾經在四個月之內在全國十五個城市舉行了20場音樂會,每到一處,深圳少年鋼琴家們無不掀起一股強勁的鋼琴旋風,他們以嫻熟的技藝和充滿激情的演繹,傳遞著深圳鋼琴之城的文化內涵和底蘊。
深圳青少年鋼琴家還通過一系列關愛、賑災義演,充分彰顯了這些藝術家的無限愛心和高度社會責任。2005年7月9日,在市少年宮為廣東省遭受洪災舉行賑災義演; 2006年6月16—18日,赴貴陽為農民工子女教育基金做捐贈義演;2008年2月,全國遭受嚴重雪災,參加由共青團深圳市委等部門在保利劇場舉辦的青春暖流重建家園深圳青年賑災義演,27日李云迪專場,28日少年鋼琴家古靜丹、潘林子、樸星吉、徐起專場,共捐贈500余萬元;2008年6月18日,由深圳商報與但昭義聯合發起的生命的詠嘆—為汶川地震賑災義演在深圳大劇院演出;2010年1月22日,薛嘯秋、古靜丹、潘林子、杜天齊四位青少年鋼琴家在重慶南岸藝術中心參加了故鄉情感恩心—新年音樂會義演暨捐贈儀式……這些活動為鋼琴之城奏響了別樣溫暖的樂章。
深圳不僅僅有深圳藝校和但家軍,民間同樣臥虎藏龍,周廣仁、劉詩昆、郎朗等著名鋼琴家都在深圳開設鋼琴培訓基地。著名鋼琴教育家周廣仁說:雖然深圳鋼琴音樂的發展歷史很短,但已經后來居上,走在了全國的前列。這里的鋼琴教育相當普及,除了李云迪、張昊辰這樣的尖子之外,每個層次都有出類拔萃的鋼琴選手。
以系列化賽事贏得國際坐標
深圳不僅以自己的人才去贏得國外的聲譽,也開始以辦比賽去在國際間贏得自己的坐標。2006年開始,深圳創設了國家級、國際性的鋼琴藝術重大賽事—中國深圳國際鋼琴協奏曲比賽,形成了一定的國際影響,三屆比賽的成功舉辦,迅速形成了該項比賽一定的國際影響力,贏得了世界著名鋼琴家的高度贊譽。曾在世界各地觀摩考察并研究分析了300多個國際鋼琴比賽的音樂評論家阿林克說,我堅信,該項賽事必將迅速取得很高的聲譽,同時也將被全世界的音樂家所熟知和尊敬。
除了鋼琴協奏曲比賽,深圳還分別于2006年創辦了中國(深圳)雙鋼琴四手聯彈表演賽、2011年創辦了深圳鋼琴公開賽。從專業賽事到表演賽事,這側重不同、覆蓋面廣的系列化賽事在發掘出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同時,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際鋼琴人才,以中國深圳國際鋼琴協奏曲比賽為例,幾乎每年都有十多個國家的選手參賽,深圳在儲備了自己的鋼琴人才同時,也開始漸漸成為全世界優秀鋼琴家渴望展示的平臺。
剛剛在第三屆中國深圳國際鋼琴協奏曲比賽獲得決賽入圍獎和中國鋼琴協奏曲《黃河》優秀演奏獎兩個獎項的青年鋼琴家朱昊,曾在第五屆安東-魯賓斯坦國際鋼琴大賽拿了第一名,坦承是被吸引來到深圳的,深圳的協奏曲比賽為選手提供的簽約機會,比其他比賽提供獎金而言對選手更具吸引力。朱昊給比賽的專業度和人性化都打了五星,不論賽制還是志愿者家庭的安排,都堪稱完美。
一個公認的世界一流大賽的權威性必須具有以下條件:難度大、水準高、規格嚴;評委權威、評判公正;參與廣泛,有國際性;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獲獎者今后成為世界舞臺上立得住的著名鋼琴家的成功率高。目前,中國鋼琴界公認全球最具影響和專業含量的世界四大國際鋼琴比賽是:波蘭肖邦國際鋼琴比賽、俄羅斯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比賽、美國范·克萊本國際鋼琴比賽和英國利茲國際鋼琴比賽。
在這四大國際一流賽事中,均有來自深圳的青少年鋼琴家獲得世界為之驕傲的大獎。但與這國際四大賽事相比,目前已經舉辦了三屆的中國深圳國際鋼琴協奏曲比賽,對照上述世界一流大賽所具備的條件,還有很大的差距。比如獲獎冠軍還沒有形成與著名音樂公司簽約以及世界巡回演出的機制。對比張昊辰獲得第十三屆范·克萊本國際鋼琴比賽2萬美元的獎金,并與著名音樂公司簽約,3年內200場巡回音樂會的冠軍成果來說,中國深圳國際鋼琴協奏曲比賽還有許多上升空間。
黑白鍵產業悄然催谷成熟
鋼琴之城的建設,促進了深圳民間資本進入鋼琴文化行業的發展,鋼琴之城的產業鏈也在十年間漸漸形成。以2007年成立的深圳樂器城為例,目前深圳樂器城入駐經營鋼琴為主的各類琴行60余家,自2007年至2011年,深圳樂器城鋼琴銷售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其中2011年的鋼琴銷售為2236臺,銷售收入一億元左右,占據了全市鋼琴銷售市場份額的二分之一。
深圳也有了鋼琴博物館,2007年11月開放,成為繼鼓浪嶼鋼琴博物館之后全國第二家、同時也是廣東省首家專業性鋼琴博物館。自開館以來,已經接待國內外觀眾30余萬人次,其中專業人士占70%;承辦音樂會、講座、少兒藝術比賽等各種藝術活動100多場次, 僅2011年就承辦了鋼琴音樂主題活動40余場、講座10余場。目前,深圳鋼琴博物館成為深圳乃至國際音樂愛好者的聚集地,尤其是深圳青少年鋼琴藝術發展進行鋼琴文化展示、交流的一個重要基地。
人們也許無法想象,黑白鍵產業在深圳的發展,還催生了一個職業調琴師的規?;l展。隨著鋼琴培訓市場和鋼琴銷售業的擴大,鋼琴調律師這一職業在深圳成為稀缺資源,于是在2010年9月5日,市文體旅游局和福田區文化藝術培訓行業協會共同舉辦了廣東省職業技能大賽鋼琴調律師競賽深圳賽區競賽實操比賽,比賽共吸引了來自深圳、香港、惠州、廈門等地的53名調律師參賽,占全省參賽總人數的近20%,僅次于廣州。參賽選手中有處于成長期的調律新人,也有持國家技師資格證書的資深調律師,這是深圳首次舉辦鋼琴調律師大賽,也是對深圳鋼琴之城建設的有力推動。
那么,深圳要成為鋼琴之城目前還缺什么?對比中外的鋼琴之島,如廈門鼓浪嶼、日本的濱松市,深圳還需要的是:一個國際藝術節慶。大型的鋼琴藝術節慶活動,正是普及大眾鋼琴藝術、普及鋼琴文化最為有效的途徑。這些鋼琴節或藝術節通過舉辦各種各樣國內國際性藝術活動,聚集了人氣,形成了鮮明特點與濃郁的文化氛圍。我理解深圳提倡‘鋼琴之城’的建設,并不是要每個老百姓都去彈鋼琴,而是要營造一種文化氛圍,讓更多的市民們接受鋼琴音樂的陶冶,著名鋼琴家李名強教授說。
站在鋼琴之城文化戰略提出十周年的節點上,回顧深圳逐夢鋼琴之城的十年歷程,從人才培育、氛圍營造、政策提供到產業打造,這十年的逐夢之旅是踏踏實實走過來的,誠如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李其芳說言,深圳這么多人在為鋼琴之城做努力,都是為了年輕一代的成長在付出,不管這座城市的鋼琴愛好者未來會否成為偉大的鋼琴家,在他們的成長道路上,已經有很好的文化教育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