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塔琴
旅美箜篌演奏家月亮本月初在美表演
烏德有男式與女式之分
雷公鼓
冷門樂器雖冷,卻很酷。它們有的上溯至人類最源頭的歷史,歷經(jīng)數(shù)千年的漂泊和演變,有的采用了最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或研究成果,是現(xiàn)代人智慧的結(jié)晶。
箜篌:
驚艷西方人的中國豎琴
箜篌(音kong hou)從形狀到聲音都像極了西洋音樂中的豎琴,隨著這種樂器重新回歸世人的視野,它在樂隊的演奏和獨奏中也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就在本月初,旅美箜篌演奏家月亮剛攜中國現(xiàn)代箜篌首次亮相林肯中心,驚艷了美國觀眾,這也是美國本土樂團首次用中國的箜篌替代西方豎琴。
作為中國最為古老的彈撥樂器,箜篌有兩千年多的歷史,曾有過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臥箜篌與古琴、古箏相類似,豎箜篌實際上就是由波斯傳入中國的古豎琴。由于演奏的人少,箜篌在明清以后就失傳了。當前國內(nèi)使用的現(xiàn)代箜篌,是結(jié)合文獻恢復并改良的新型樂器。它與豎琴的最大區(qū)別在于豎琴是單排弦,而現(xiàn)代箜篌是雙排弦。
方錦龍點評:提到箜篌,不能不提崔君芝,她是世界首席箜篌演奏家,發(fā)展箜篌的第一人。我覺得現(xiàn)代箜篌的聲音太接近于豎琴了,箜篌應該是更中國化一點的,接近琴、瑟、阮這樣的聲音才對。
西塔琴:
印度最具代表性古典樂器
在印度,一支西塔琴可以彈盡人間悲苦。西塔琴(Sitar,又譯西塔爾琴),被譽為印度民族樂器之魂,在表現(xiàn)印度音樂中如怨如訴、婉轉(zhuǎn)曲折的旋律時,最具神韻與魔力。
《我是歌手》中,韓磊自稱是流行樂領(lǐng)域第一個用西塔琴的歌手。但事實上,這種樂器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曾為披頭士樂隊使用過。喬治·哈里森還專門去印度找過西塔琴演奏大師拉維·香卡學習琴藝。滾石樂隊的《Paint It Black》也因運用了西塔琴而獨具特色。在國內(nèi),周傳雄的《寂寞沙洲冷》、韓紅的《情人》中都出現(xiàn)過西塔琴的聲音。
一部西塔琴的價值高達數(shù)萬元以上。西塔琴的琴頸很長、琴身用掏空的葫蘆或是木材制成。有16~18個可移動的金屬品,演奏者左手按弦,右手用帶在食指上的撥子來撥奏。西塔琴頸上環(huán)繞成弓形的琴格,可以讓彈奏者將旋律弦向右撥動,使音符變質(zhì),發(fā)出哭如泣般的悲鳴。
方錦龍點評:這是一個特別神秘的樂器,它跟印度的塔布拉鼓放在一起演奏是絕配。它的下身有11條共鳴弦。擁有共鳴弦也是印度、阿拉伯樂器最大的一個共同特點。
雷公鼓:
氣勢拉風的中國古樂器
雷公鼓是一件從敦煌壁畫中復活的古樂器,其在《印象·國樂》的演出中引來樂迷關(guān)注。12個色彩亮麗、大小不同、發(fā)音有別的鼓環(huán)繞一周,鼓手站立中央,上下左右回旋敲擊,高音堅實有力,中、低音寬厚洪亮,熱烈歡騰的情緒縈繞心間……雷公鼓無論是樂器形態(tài),還是演奏方式,都讓人感覺很新鮮。
方錦龍點評:雷公鼓可能在歷史上存在過,也可能僅僅存在于畫家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中,就好像敦煌壁畫中的反彈琵琶,更多是一種唯美的舞姿,而不是演奏技法。如果歷史上真存在過的話,雷公鼓應該是西洋交響樂團中定音鼓的鼻祖了,因為這些鼓同樣是有音高的,它的音高變化隨著演奏者的轉(zhuǎn)身演奏而變化。
烏德:
琵琶與吉他的共同祖宗
烏德來自中東和非洲東北部,是一件歷史十分久遠的樂器,有著中東樂器之王的美譽。烏德琴被認為是中國琵琶、歐洲魯特琴的前身,而魯特琴又被視為吉他的前身,因而烏德也被視為吉它之祖。
烏德演奏時橫抱,一般用鷹羽或羽管狀塑料撥子彈奏。它的發(fā)音比吉他有力,音量幅度的變化較大,技巧高超的演奏家能在琴上奏出各種不同音色。
方錦龍點評:烏德這種樂器還有公母之分,在阿拉伯國家女性有諸多禁忌,最早女性連烏德也不能碰,后來又推出了女式的烏德琴,兩者的差別是女式烏德琴箱后面削去一塊,是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