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一種語言,這是有共識的,但是在科學上沒有論證。如果像學習母語一樣學習音樂,那帶給孩子的就不只是練習。前天上午,音樂母語教育法的創始人、無障礙演奏倡導者龔琛晨來到杭州,在浙江省科技館舉辦了一個鋼琴家的科學實踐——龔琛晨(CCG)讓孩子用腦彈鋼琴座談會,她提倡像學母語一樣來學鋼琴。
眼下,學鋼琴的孩子越來越多,但這當中只有極少數的孩子成為專業鋼琴家。一個在多語種家庭成長的孩子自然而然就
會多種語言,擁有多種母語。對母語的學習和認知是孩子的天性,彈琴也如此。 她認為,3歲至7歲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根據音樂與語言的關系,人類可以擁有母語,而音樂也在這其中,所以她認為可以把孩子彈琴的學習時間提前到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