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的這部鋼琴協奏曲雖然正式排名為第二,其實卻是貝多芬五部交響曲中最早創作出來的。它大約寫就于1794-1795年間,幾年后又作了一定的修改。該曲是介于他早年在波恩和成熟時期在維也納這兩個創作階段之間的產物,受傳統羈絆的程度較大。
第一樂章是活潑的快板,具有莫扎特式的優雅,同時兼備迫人的大氣,一些節點上乃至透露出驚心動魄的壓力,因此可以被感覺為一種多種因素混成的綜合體,因此在當時肯定讓聽眾一時難以適應,連捷克作曲家和鋼琴家托瑪謝克都覺得它有點雜亂無章,不過他不得不承認,聽了貝多芬親自演奏此曲之后,他異常激動,以至于幾天之內都不想彈鋼琴。由此可見貝多芬的鋼琴彈奏水平尤其是即興彈奏的水平高超到了何等的地步。據史料記載,直到樂譜付印之前,貝多芬才將這首協奏曲的鋼琴獨奏部分全部寫出來,再次證明這部協奏曲為鋼琴演奏留出了多么大的即興發揮空間。
第一樂章可以感覺到是莫扎特和貝多芬兩者的結合,或者說是貝多芬用自己的方式在展現莫扎特的旋律。樂隊的演奏首先是以堅定的強音和疾速行進來呈現的,氣勢瀟灑,精力充沛,稍后出現一個終止之后,鋼琴以同樣軒昂的姿態進入,將樂隊部分推攘到背景中去。一直等到樂隊再次返回,鋼琴才彈奏出樂隊曾在引子中演奏過的那個正主題。小提琴隨后奏出的流動主題充滿了抒情性,展開部尤其充分地容納下鋼琴獨奏輝煌的炫技效果。最后的再現部和鋼琴獨奏的華彩段都遵循著古典風格的樣式。
貝多芬將第二樂章寫成了一個非常純情同時帶有某種沉思的柔板。弦樂帶出的深沉的引子一瞬間抓住了聽眾的關注,鋼琴在弦樂的陪襯下演奏的旋律異常精美,令人回味無窮,繼而鋼琴以碎浪般的聲音與木管樂器協作,凸顯了淑靜的效果,最后長笛的音色也被突出處理,較為明顯地展示出貝多芬的個性特征。
第三樂章是一個速度很快的回旋曲。貝多芬獨樹一幟地在這里將奏鳴曲形式的規律性應用到回旋曲的結構當中,后來被人們所熟悉和熱愛的貝多芬之聲也在此一瀉而出,因此在力量釋放和內在氣質上都與前兩個樂章呈現出很大的區別,在當時就得到了所謂標新立異的評價。鋼琴獨奏開始不久,樂隊就全心投入,一直保持了歡騰起舞的熱情。第一主題有著非常鮮明的輪廓,有著杜鵑一般的叫聲,第二主題倍加柔順和戲謔。到了再現部的結尾處,第一主題的形貌突然緩和起來,但樂隊很快就用更旺盛的熱情將它恢復到原有的狂暴面目。臨近全曲結束時,樂隊則全奏出幾個強有力的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