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繁華的市中心,記者來到滇韻南聲民族樂器廠坐落的西山區鄭家河村。
在清幽如流水的葫蘆絲聲中,該樂器廠的創始人,云南省民族樂器專業制作委員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張軍娓娓道來:云南是發展少數民族樂器的沃土,但是目前這個行業還是存在行業標準缺失等問題。
民族樂器制作,要怎樣才能在市場中彈奏行業規范之音?
民族樂器發展的沃土
云南有25個世居少數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樂器。
據20世紀80年代的調查情況顯示和《中國少數民族樂器志》記載,云南的少數民族樂器有100多種,品種繁多、形態各異、性能多樣、特色鮮明。經過這些年的挖掘和發展,現在云南已知的少數民族樂器已經發展到300多種了。
不僅如此,云南民族樂器的歷史也非常悠久。在云南楚雄縣萬家壩古墓群中曾發掘出一個距今2500年左右的銅鼓,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最古老的銅鼓。
云南少數民族樂器的開發運用則可追溯至20世紀50年代。1980年初,在全省范圍內,還曾開展過少數民族樂器采風學習活動。99世博會后,葫蘆絲火爆走紅,其普及和傳播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民族樂器的韻味也吸引了眾多的鐵桿粉絲。
在翠湖畔走一圈,發現這里儼然是個民族樂器俱樂部。吹葫蘆絲的、彈三弦的、學竹笛的,各得其樂。老人、中青年、小朋友,各個年齡階段的人都有。他們的職業更是包括了公務員、學生、老師、建筑工人、辦公室文員、駕駛員……
一位學吹塤的老師打趣說:民族樂器的群眾基礎比你想象得要深厚得多。
張軍分析,這是因為民族樂器本身就來自于少數民族的生活靈感,所以更容易被普通民眾所欣賞、接受和學習。
他自豪地說:云南是少數民族樂器制作行業的發展沃土。
急需行業規范
在這些發展優勢背后,云南民族樂器制作也還存在很多問題與不足。
在張軍看來,云南民族樂器制作行業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最急需解決的是行業規范缺失的問題。
民族樂器制作工藝的傳承主要是靠傳統的師傅帶徒弟。就我所知,目前云南還沒有專門的樂器制作學習機構,高校里也沒有樂器制作專業。
不只是云南,記者隨機查了全國數十所高校的專業設置,只在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找到樂器制作專業。
然而,這個行業需要專業人才。一個專業的樂器制作者必須要對音樂本身有一定的領悟能力,同時還要有豐富的樂器理論知識以及高超的技藝。想干好這一行,必須得勤奮,還需要有點天分。
張軍等人也曾經試圖彌補樂器制作人才培養方面的空白,但始終沒有成功。
很多樂器制作者意識不到專業學習的重要性;培訓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短時間之內很難有收益;相關資格認定的缺失讓情況更加糟糕。
民族樂器制作的市場門檻也不高,很難淘汰低層次的生產者。
張軍苦笑著調侃:不少人純粹為了生存。削三根竹子,湊在一個葫蘆上面就敢當葫蘆絲拿出去賣。哪還顧得上質量,先換碗米線再說吧。
在這種情況下,制定行業標準顯得格外急迫。
我們并不是反對更多的人加入這個行業,但是我們需要讓消費者知道什么是專業級別的、可用于演奏的樂器,什么樣的樂器只適合裝飾和玩耍。他說,單靠企業是不行的,我們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扶持。
積極尋找突圍之路
近年來,我省搶抓橋頭堡建設機遇,全力推動民族文化大省和民族文化強省的建設。2011年,云南省文化產業占全省GDP的比重達到6.11%。
十二五期間,我省省級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由原來的2500萬元增加到1億元,文化事業建設費由4500萬元增加到8000萬元,并設立10億元文化產業發展引導基金。
張軍表示,政府出臺相關政策、規范市場、制定行業標準、加大在樂器專業制作人員培訓方面的投入,對民族樂器行業的發展乃至整個民族文化的發展都意義重大。
民族樂器是整個民族文化的縮影。配合著民族樂器的演奏,能夠展示民族的服飾、歌舞、情感以及生產生活。而民族樂器作為一種工藝品,又能展示民族的圖騰美、文字美、色彩美、線條美。
民族樂器的推廣是發展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步。
在政府的各項推廣政策中,張軍認為民族樂器進校園活動帶來的效果可能最為直觀。
他說:云南老年大學的葫蘆絲課場場爆滿,中小學里學習民族樂器的學生也越來越多了。
除了政府扶持,張軍自己也在為云南民族樂器制作行業的發展奔走努力。
他創立的滇韻南聲民族樂器廠在全國范圍內發展經銷商。
他本人在致力于民族樂器的發掘、改良和創新的同時,積極與業內人士合作,推動行業發展。
2011年6月,張軍與楊聲、趙立德等云南業界的一批有識之士組建成立了云南民族樂器制造專業委員會。這在全國尚屬首創,填補了中國民族樂器制作的一個空白。
他說: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需要業界仁人志士去努力、奮斗。這也是歷史賦予每個藝術工作者神圣的職責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