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18日,2012年全國樂器學研討會在北京中國音樂學院科技系實驗中心召開。來自中國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沈陽音樂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歌舞團、中國戲曲學院、南京藝術學院、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南昌大學、新疆藝術學院音樂學院、河南安陽藝術學院音樂學院、江西科技師范大學音樂學院、云南師范大學藝術學院等音樂院校及藝術研究表演單位的50多位從事樂器學理論研究的專家、學者、教授及在讀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參加了這次會議。中國音樂學院院長趙塔里木出席會議并講話,河北樂海樂器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宋從甲、汕頭樂器廠廠長,中國樂器協會副秘書長豐元凱也參加了這次研討會,會議由中國音樂學院音樂科技系主辦,音樂科技系主任韓寶強主持會議。
樂器學屬于國際化音樂理論學科體系,它以樂器為主要研究對象。人類所制造的任何發聲物都可稱為樂器,樂器有廣義樂器和狹義樂器之分,狹義樂器則通常指用于音樂表演藝術的樂器。樂器學的研究范圍是全球各民族的樂器,研究內容包括:收藏目錄、術語、分類、結構、形態、振動方式、共鳴方式、擊發方式、制作材料、裝飾、演奏方式和表演技巧等,還包括樂器的音色、音高、音階等。另外,包括樂器使用的社會功能、文化功能、樂器表演者的地位信仰及訓練方式、樂器的象征主義及美學(既是藝術品,又是音樂工具)等,都是樂器學研究的對象。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長,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大發展,樂器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不斷提高,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樂器出口國和最活躍的國際化樂器市場,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樂器理論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還十分薄弱,對樂器生產實踐的指導作用還十分欠缺。這次樂器學研討會的召開,對于促進和加快我國樂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實現產、學、研一體樂器科技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兩天的會議,共有20余位專家、學者、博士生發表了22篇論文,他們從不同角度發表了樂器學的研究成果。其中有:南京藝術學院教授陳建華《樂器學的學科性質、教學途徑及課題設置》,中國歌舞團國家一級作曲卞留念《中國民族樂器電聲化數字化的探索實踐》,中國戲曲學院副教授王欣《樂器學專業發展》,中央音樂學院教授陳自明《我對樂器學學科的一點思考》,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劉勇《樂器分類的新理念》,中國音樂學院教授付曉東《樂器分類法的新思維》,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張伯瑜《從樂器結構特性看審美與文化的民族屬性》,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研究員張振濤《文化制度與樂器分類提要》,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教授饒文心《全球視野下的樂器生態文化圈》,中國音樂學院教授韓寶強《樂器生態學與民族音色特征》,沈陽音樂學院教授趙廣運《樂器工藝學學科定義初探》,上海音樂學院研究員應有勤《世界新奇樂器與科技元素》,中央音樂學院音樂聲學專業在讀博士李子晉《樂器設計的歷史、現狀及展望》,南京藝術學院樂器學在讀博士劉健婷《樂器學視野下的中國手風琴藝術研究》,中央音樂學院音樂聲學專業在讀碩士朱嘉星《石磬形制與振動特性的研究》,中央音樂學院音樂聲學專業在讀博士楊帆《不同材質古琴琴弦音質比較研究》,中國音樂學院音樂聲學專業在讀博士楊琛《中外樂器學研究概況》,南京藝術學院樂器學專業在讀博士王秀萍《史料:樂器學學科研究的基石―對中國樂器學學科史料建設問題的若干思考》,中國藝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高舒《20世紀民族樂器改革述略》,中國音樂學院2012級音樂聲學專業在讀博士余兆欣《關于揚琴發展的一些思考》,中央音樂學院音樂聲學專業在讀博士屈歌《科學歌唱與歌唱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