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已進入尋常百姓家。在長達幾十年的使用壽命中,定期調律和維護尤為重要。
記者調查發現,青島調律師行業現狀是,一方面供不應求,人才稀缺,另一方面良莠不齊,缺乏規范。如何促進行業快速健康發展,保護調律師正當權益,亟須成立相關協會來協調解決。
調律師天天都很忙
周五上午九點,25歲的鋼琴調律師小管像往常一樣,到所工作的琴行給琴做調音、保養和維護。下午1點開始排活,一天兩個活很平常,常常臨時加進來,周六周日尤其忙。進入這一行快5年了,在小管的印象中,自己一直很忙。
琴行有三個調律師,都很忙。一般都需要預約。因為現在有鋼琴的家庭太多了,這兩年郊區買鋼琴的也多起來了,平度、膠州、即墨我常去。小管說,自己2004年在老家黃島接觸調律時,黃島一共才一兩個調律師,這幾年才漸漸多起來。
今年39歲的初政起是某琴行的老板,迄今干了近20年調律師的他每天上午依然去給客戶調琴,琴行有五個調律師,天天都很忙,尤其是換季時。接下來七、八月是鋼琴考級、比賽的集中期,更忙,得提前三五天預約。
一般一架琴需要調一個到一個半小時,一個調律師一天從早干到晚最多調五架,全青島那么多鋼琴,需要的調律師數量很大。初政起說。
業內人士保守估算,目前青島鋼琴保有量在10萬架左右,而調律師約有百名。
專家分析,青島調律師緊缺的原因,一方面是這個行業興起和發展還是近幾年的事情。比如,2003年調律師才被正式列入第五批國家職業標準目錄,社會普及面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是這個行業要干好并不容易,一些人進來又走了。此外,青島還沒有一家高校開設鋼琴調律師專業,而外地高校學習的畢業生很少來青島,相關人才因此十分欠缺。
市場無序收費標準缺失
人才稀缺意味著市場巨大、前景看好,一些非正規軍乘虛而入,導致正在起步的調律師行業混亂無序。
據了解,目前青島正規調律師有四條來源途徑:畢業于音樂、藝術院校;來自鋼琴廠;來自琴行;師傅帶徒弟,以自由職業存在。根據國家規定,調律師須持經中國輕工總會樂器協會考核、由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 《鋼琴調律師技術等級證》方可上崗。現實是,很多不專業的、濫竽充數的調律師擠進來了,給正規的調律市場帶來了沖擊。另外,調律師多分散于各家琴行,或者是自由職業者,其行為更是無人監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行業健康發展。
現在有不少私人培訓學校、琴行培訓這個專業,但其培訓并不正規。有些人學了幾個月,連等級證都沒考出來就接活了。很多家長會要求看證件,但對證件真假難以分辨。一些調律師利用家長圖便宜的心理,低價蒙騙,損害了琴主和正規調律師的合法權益。一干了多年的調律師透露說。
還有收費問題,目前缺乏統一標準。據了解,青島調律師收費每次一般在150元到300元之間,說到底,調律與收費是雙方當事人的事,出了問題沒有解決的依據,這種無序的市場需要相關部門盡快介入監管。一業內人士呼吁。
據了解,目前調律師行業管理規范,只有輕工總會樂器協會鋼琴調律師分會2003年頒布的 《鋼琴調律行業工作標準》。該標準只是一個技術標準,對無證從業者怎樣處罰、損害琴主權益者怎樣賠償等問題均沒有詳細規定。此外,還有中國樂器行業協會頒布的中國鋼琴調律師行約,主要內容為:注意學習,鉆研技術,對用戶誠懇、熱情,優質服務等等。行約沒有強制性。這就是個良心活。除了技術,就是靠自覺、誠信。多位調律師這樣說。
成立協會呵護行業發展
作為鋼琴音色音準的把關人,調律師影響到用戶的切身利益和琴行等機構的正常運轉,在整個鋼琴產業鏈上不可或缺。比如,調律用的工具,目前,國產工具剛剛起步,精度不高,材質不好,如果使用的調律師多了,工具產量和銷量提高了,反過來會促進品質提升,形成良性循環。初政起舉例說。
據了解,目前全國只有中央音樂學院、南京藝術學院等數所院校開設了調律專業,在青島,只有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和青島藝術學校開設了調律方面的課程。自2005年設置課程以來,青島職業技術學院每屆畢業生中從事鋼琴調律的不超過十人,顯然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我們開設鋼琴調律課程就是為學生的就業路子能寬一些。剛開始時,不少家長有疑慮,不知道就業前景如何,而且認為這是個維修工,藍領,不好聽。未來我們會考慮增設專業,畢竟市場還是很大的。青島職業技術學院教育學院音樂系主任劉金柱說。
調律師不是一個維修工的概念。雖然門檻并不高,只要耳音無問題都可學習,但要學好也非易事。調律師的專業性很強,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要具有調律、維修整理、整音等多方面的技能,要懂得鋼琴的構造、有一定的音樂素養。除了在學校進行系統的理論學習,還要在鋼琴廠實習,在實踐中增長才干。在國外,高水平的調律師都是演奏高手,很多都是音樂學院鋼琴專業畢業后,再經過十多年專業學習和培訓而成。劉金柱表示。
這幾年我們招聘時感覺到,真正專業的調律師不好找。在莫斯科留學十年的紀奕是某琴行的老板,年輕的調律師缺乏實踐技能,年長的缺乏理論素養,這很普遍。考出國家初級證中級證只是最基本的,真正還要看實踐。他說。
盡快成立組織規范行業經營和管理,這是不少業內人士的呼聲。年近70歲的王可茂是解放后青島學成的第一個鋼琴調律師,他是中國音樂家協會鋼琴調律學會的常務理事,還擔任過中國樂器協會鋼琴調律師分行副會長,如果成立一個行業性的組織來統一管理,必將促進調律師行業健康發展。他說,協會不應涉足商業利益,而應加強宏觀管理,定期開展學術交流,提升調律師專業水準,同時規范調律師行為,并保護其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調律師的煩惱:
家長不懂琴,很棘手
如同硬幣的兩面。一些調律師不規范的經營行為讓家長很頭疼,而遇到不懂鋼琴的客戶,如何解釋自己的工作,很多調律師頗為棘手。
客戶都很尊重我們,但有些問題避免不了。年輕的調律師王飛說,比如,鋼琴的音色、鍵的手感多與感覺相關,這就會有和客戶意見不一致的時候。另外,我國鋼琴制造水平相對較低,很多家長買的是質量一般的國產琴,也給調律師的工作帶來困擾。一客戶家的鋼琴是三線品牌,而且七八年沒調了,結果一個師傅去調,琴弦斷了,這個客戶硬說是調律師的過錯。調律師小周說,遇到這樣的問題,很無奈。
年輕的調律師們還有另一個苦惱:家長不信任。我只有以過硬的技術說話,王飛說,這反倒促使他去提升技術,更加認真負責。和前些年相比,面臨的大環境好很多了。以前很少有家長了解調律,甚至連很多鋼琴老師都沒有調律的意識。這些年,越來越多的家長了解了調律的重要性,這對我們的工作既是一種支持,也是一種督促。初政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