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干山腳下的洛舍,已是國內第二大鋼琴制造基地,可全鎮沒有一個鋼琴教師。好些洛舍人現在真的很想學琴,因為—— 學會彈鋼琴,更能做好琴
一架2.78米長的黑色拉奧特牌三角鋼琴,在水晶大吊燈下錚錚發亮,88個琴鍵靜靜等候著知音。
這里是洛舍鎮的樂韻鋼琴有限公司音樂廳,浙江省第一個鄉村音樂廳,距離德清縣城武康約20多公里。
你大概不知道,莫干山腳下的洛舍,如今已是國內第二大鋼琴制造基地。
星期六工程師
前不久剛從德國歸來的杰士徳鋼琴有限公司總經理鮑海爾喜滋滋地告訴記者,他們和樂韻、華譜、奧特萊、華美羅賓、海爾等6家洛舍的鋼琴企業,今年首次在法蘭克福樂器展上聯袂亮相,帶去展出的25臺立式鋼琴和三角鋼琴,頭兩天就全都被訂購一空——德國人對品質有多講究,你懂的。
德清從來是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清光緒二十四年創辦了第一家織布廠,近代制造業由此起步。制造鋼琴,始于1984年,那時洛舍鎮從上海鋼琴廠請去4位技術人員兼職,辦起湖州鋼琴廠,此舉引發了一場全國關注的星期六工程師究竟合不合法的大討論。當年倍感壓力的創業者們至今記得:那辰光你們《文匯報》是支持我們的。
28年過去,現在洛舍鎮已有46家鋼琴制造及配件企業,從業人員2000,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00多名,年產鋼琴4萬架,占全國總產量的十分之一,產品出口到歐洲、東南亞和南北美的10多個國家和地區。
打造鋼琴谷
一臺鋼琴有八九千個零部件,制造工序300多道,技術含量很高的。樂韻鋼琴總經理金文英說:這次去了法蘭克福,更覺得我們跟奧地利克拉維克鋼琴公司合資是走對了路。洛舍要打造中國的‘鋼琴谷’,就不能只做低檔琴。
這些年來,原本規模不大的鋼琴市場一直在穩步擴容,即使金融危機也不曾造成需求波動。洛舍生產的鋼琴從沒有成為庫存,但這并不意味著前景無憂。鮑海爾說,近幾年原材料持續漲價,人工成本則上漲了30%,現在一臺立式鋼琴的生產成本要八九千元,還沒算進稅費和行政管理費用;而人民幣匯率不斷上升,也壓縮了出口琴的利潤空間——多重擠壓之下,一臺鋼琴的毛利率如今只有10%。
金文英的擔憂更深一層:洛舍做鋼琴的大都是家族企業。關起門來看,過去種田養蠶的農民現在能生產出省市級名牌的鋼琴真是個飛躍;但走出門去一看,才曉得真正高檔的鋼琴是怎樣做出來的。
洛舍人把制造世界一流的高檔鋼琴定為新的目標。去年,樂韻與奧地利克拉維克鋼琴公司合資。克拉維克的身世要追溯到作曲家舒曼和鋼琴家克拉拉的愛情,它生產的第一臺琴被舒曼當作結婚禮物送給了克拉拉。如今,新萊比錫音樂廳、斯圖加特音樂廳、貝多芬音樂廳等的專業演奏用琴都是這個品牌。
合資公司花重金引進了一流的鋼琴生產線,聘請來高級技師,生產克拉維克時學到的技術和管理,也被用來改進升級自主品牌的拉奧特系列鋼琴。洛舍同行之間的競爭一直蠻激烈,我賣1萬元一臺,他就賣9000元。這樣惡性競爭下去,整個行業的消耗太大了,哪里還談得上培育創新能力!金文英說,所以只有走升級的路,做世界公認的精品才是出路。
誰來教鋼琴?
有些變化,是洛舍人28年前闖進鋼琴制造這個小圈子時想不到的,比如,做著做著鋼琴,好些人越來越想學彈鋼琴。
午休時間,幾個女工圍在一臺鋼琴旁聽一位老師傅彈奏。師傅一曲彈畢,女工們也嬉鬧著輪流試彈了幾下。費蘇萍是克拉維克三角鋼琴的總裝工,她想學,不會彈鋼琴真不行,會彈琴才能真正懂得音質、音準穩定性和琴鍵的手感。
在精調室里,已有6年工齡的調律師范鑫也對記者說,他眼下的一大心愿是跟一位鋼琴老師正規學琴。你不是會彈嗎?記者問。我是自學的,還不行。他一本正經道:我們做鋼琴的,如果能彈一手好琴,客戶對我們琴的質量就會更信服,因為這是愛鋼琴的人做出的鋼琴。
金文英很高興,連說員工們想學琴是樁大好事。她聽說,波音公司有不少員工是飛行愛好者,工作日在飛機制造流水線上忙,雙休日就跑到飛行俱樂部去開飛機——愛飛行的人,工作時肯定更加用心;愛和不愛,態度大不一樣。她正考慮制訂辦法獎勵員工學鋼琴。
但是誰來教?洛舍人很糾結:鎮上鋼琴制造的攤子鋪得這么大了,可全鎮就沒有一個鋼琴教師。前些年也曾有老師想來開鋼琴班,但聽說洛舍人肯出的課時費沒大城市高,結果不了了之。不曉得城里藝術院校的師生,愿不愿意利用假期來我們這里教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