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1年到2016年,《琴行經營報》已走過5年。從零起步,到月發行量超2萬。報紙惠及了全國超10萬家琴行,成為了琴行老板每月都會細細品讀的唯一經營類報刊。
聊到《琴行經營報》,它的創始人林治江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在深圳商業圈已闖蕩10年的他,先后在《深圳都市報》、RM國際傳媒任職高層,享有“商業模型設計師”的美稱。
時代在召喚《琴行經營報》
在2011年,林治江來到廣州,受邀參加廣州樂器展的一個活動,結識了很多琴行業的大咖,自那開始了與琴行經營管理千絲萬縷的關系。
林治江回憶說,當時他去參加樂器展活動之前,本以為琴行業作為藝術行業的明珠,面向經濟收入穩定的家庭,此行業應該生氣勃勃。然而,林治江在與琴行業大咖詳談下發現:這個行業很不景氣。
2011年,琴行業的普遍現象是“貴族吃肉,平民喝湯”。有品牌代理商的就是大琴行,中小琴行只能生存在夾縫中茍延殘喘。于是林治江饒有興趣地去摸索:中小琴行為什么做得不好?怎么才能做好?中小琴行最需要什么?
在親身拜訪了數百家琴行后,身為營銷專家的林治江發現:中小琴行最大的弊端是不懂營銷。
琴行老師大多數是音樂生出身,缺乏經濟管理知識,不知道如何去做預算、如何去管理員工、如何去招生、如何去售琴、如何去設置課程……
琴行業是一個多么好的行業,只要琴行老板懂得營銷知識就能做得好。然而,很多琴行老板一開始就定位錯誤,他們只把自己當成教書育人的老師,而不是經營琴行的老板,這致使他們琴行做不大,白白流失了很多利潤。
琴行業真的需要好好發展了,時代在召喚一份能向中小琴行老板傳授經營管理知識的刊物。因此,把琴行老師變成老板是《琴行經營報》的最初落腳點。
林治江在總結發現這些問題后立馬有了創辦一份琴行經營管理知識刊物的打算。想到就做,他就在2011年創辦了《琴行經營報》。要做就做到最好,林治江拿出的創辦方案讓人大吃一驚。
以高素質人才筑起琴行改革夢
企業的發展,人才的作用至關重要。林治江帶領他的人事團隊到達了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與創維、美的、聯想、騰訊等大集團一起舉辦了規模宏大的招聘會。
經過層層篩選,《琴行經營報》招納了四位優秀的大學生,再結合復旦大學的高材生,初期的建設隊伍非常強大。
時至今日,當年的復旦大學高材生刁磊已經歷層層磨練,成為《琴行經營報》的主編,在琴行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與美譽。其手下的三位記者均出自高校:李東文是深圳大學優秀畢業生,莫雄斌從東北財經大學本科畢業,元達舜來自廣東商學院。這個團隊的四個人均走訪了數百家琴行,參加過各大樂器展與各季《琴行商學院》。對琴行經營管理知識了然于胸。
《琴行經營報》的出現順應了琴行業的發展歷程,無數琴行老板閱讀后都大聲叫好。到了2011年末,報紙的發行量已經達到一萬份。2012年初,報紙已經成為最大行業媒體之一。
2012年9月,報紙便實現盈虧持平,這對于紙媒企業來說難能可貴。同時,該報與上海樂器展、北京樂器展、廣州樂器展等樂器展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在2013年初,《琴行經營報》成為了中國樂器協會琴行分會的合作機構。
音樂人知道這份報紙后,對內容贊不絕口。其他紙媒要全部訂閱,而報紙當時免費發行,還能實現盈虧持平,足以看到這份報紙頑強的生命力。
報紙成為琴行老板每月翹首以待的寶典
江蘇南京某琴行的鄭老師,每月收到《琴行經營報》之后都如獲至寶,珍藏在自己的房間里面仔細研讀。如果有哪個月快遞延誤了,鄭老師就如坐針氈,不斷地去刷新物流進度,打電話給快遞公司叫他們早點把報紙送到。
廣東江門某琴行的陳老師,把《琴行經營報》視如珍寶,每篇文章都仔細研讀過十遍,有不懂的就打電話向報紙的記者請教。陳老師幾乎是打破砂鍋問到底,誓要學習好每篇文章。
《琴行經營報》每月發行一份,A3大紙張,彩印,內容豐富,樣式端莊優美,里面全是有關琴行業的文章,數十萬的讀者對里面琴行經營管理的文章愛不釋手。
《琴行經營報》情系數萬琴行老板,以致于報紙的微信公眾號一面世,就很快吸引了近兩萬的粉絲。《琴行經營報咨詢運營群》一建立,就有很多老師紛紛進群,報紙一下子就建立了6個粉絲群。
報紙以優秀內容吸引數十萬粉絲
《琴行經營報》廣受熱捧,離不開優秀的內容。報紙直言不諱地揭露了中小琴行的經營管理上的錯漏,把大琴行經歷過實踐的方法記錄下來,并傳播出去,讓廣大中小琴行從中受益。
中小琴行老板看到報紙的內容后都猶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直呼這些他們以前不敢想、想不到、不敢做的,但是在《琴行經營報》的引領下,他們去做了,而且取得了成功,讓琴行的收入增長了不少。
報紙呼吁琴行老板要注重管理思維。琴行老板是經營管理琴行的,不能只把自己定義成琴行老師。琴行的發展包括宣傳、教學、招生、留學生、銷售、招老師、留老師、員工管理、課程編排、品牌建設、團隊打造、做預算、薪酬結構、做活動、推廣琴行等一系列的問題,而不僅僅是教書育人。要把琴行做好,琴行老板應該先學好管理思維。
報紙還主張琴行跨界經營,可以增設舞蹈班、托班、文化培訓班項目,或者與這些機構展開合作。這些是很多中小琴行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但是經過很多大琴行的實踐證明:跨界經營有利于實現客戶資源共享,讓琴行的生意蒸蒸日上。
在好幾年前,中小琴行間的惡性低價競爭讓他們個個都片體鱗傷。報紙主張扭轉低價惡性競爭的局面。報紙派出多名記者,走訪各地調研低價的危害、面臨周邊低價競爭應該持怎樣的態度、不低價的話應該怎么做等等。報紙把這些知識傳授到讀者,讓他們面臨低價競爭時不盲目跟隨,而是做好自己,從中脫穎而出。
報紙還把先進的大課理念帶給各個琴行。大課是琴行培訓的發展趨勢,對琴行與消費者都有諸多好處。學生喜歡上大課,琴行也可以從中獲得更多的收益。然而很多中小琴行還在癡迷一對一,或者想開卻無從下手,又或者開了但是做不好。報紙的記者采訪了大課做得好的大琴行,把他們先進的大課理念與知識帶給讀者。
報紙還呼吁中小琴行不要迷信大品牌,因為這樣會受到層層代理商的剝削,不利于琴行的健康發展。中小琴行可以從報紙提供的平臺直接以出廠價進購優質樂器,在提高自己銷售樂器利潤的同時也能惠及消費者。
現場培訓學習更透徹
《琴行經營報》內容豐富,里面的知識點都是經過大琴行親自實踐,記者反復推敲驗證,覺得適合中小琴行后才撰寫成文章。
中小琴行的老板從報紙上受益匪淺,但是仍想更深入地學習。于是,從2014年開始,《琴行經營報》組織現場培訓——《琴行商學院》。
《琴行商學院》邀請的導師都是琴行業鼎鼎有名的大咖,在中國樂器協會琴行分會身兼要職,是各地大琴行的負責人。例如莫蓓茜導師是中國樂器協會琴行分會副會長、山東最大琴行海韻琴行的董事長;楊志偉導師是云南最大琴行谷峰琴行的董事長;張建鋼導師是武漢音樂種子文化藝術中心執行董事;楊明導師是合肥蒙悅琴行總經理;還有經歷過五季琴行商學院,琴行經營管理知識集大成者,《琴行經營報》與《琴行商學院》的創始人林治江導師。
《琴行商學院》已經成功舉辦了五季,給一千多名琴行老板進行了現場培訓。這一千多名琴行老板無不表示《琴行商學院》的課程真的讓他們收益良多,他們接受了一季的培訓,又準備來下一季。
《琴行經營報》是琴行業的唯一印記,深受十萬家琴行的青睞與追隨。《琴行經營報》內容全面,知識豐富,發行量巨大。唯一的遺憾是:在琴行業找不到能與之媲美的經營類報刊。《琴行經營報》走過了5年,一路走來,很強大,也很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