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家能在給一架鋼琴調音
按幾下鋼琴鍵,就知道哪個音符不準,該怎么調;面對鋼琴中的8000多個零件,能準確辨別出哪個零件出了問題,要如何修……能做到這些的人,被稱為鋼琴調律師。一個正常人做到如此,尚且不易,如果是一個盲人呢?今天是“世界盲人日”,在吳江,就有這樣一位90后小伙,大學畢業后成為了一名中級鋼琴調律師,又在今年開起了屬于自己的琴行,“雖然看不見,但我想用我的雙手,撐起自己的未來。”蔣文龍 文/攝
三天把簫吹出曲調來
23年前,夏家能出生在吳江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6個月大時被診斷為先天性雙目失明。
8歲那年,父親夏留榮把他送到蘇州盲聾啞學校,剛開始每個星期都去接他回家。但懂事的小家能很快就體會到了父母的辛苦,自己主動提出兩周回一次家,再后來變成了一個月回家一趟。
從蘇州盲聾啞學校畢業后,家能來到了浙江省盲人學校,并對音樂的興趣越來越濃厚,特別是器樂,什么琵琶、二胡、簫、小提琴、鋼琴樣樣都會。為了兒子的興趣,家里給他買各種樂器也投入了不少,很快,家能就用一件事情觸動了父親,讓身邊人感受到了他身上的音樂天分。
有一次,家能自己買了一支八孔長簫,“在學校里沒學過,我就是想自己琢磨琢磨。”他通過盲人專用的語音讀屏軟件,在網上查到《紅樓簫曲》,聽著曲調,就在心里譜出樂譜,愣是用三天時間,用簫吹出了他自己創作的《紅樓簫曲》,“雖然不夠精準,但我覺得很有成就感。”
吳江首個盲人大學生
到了高三,父母希望夏家能大學可以選擇一個比較穩妥的行業,比如說針灸按摩,“有個手藝在身,至少能養活自己。”但家能最后說服了父母,讓他們同意自己繼續學習音樂專業。
第一年,家能報考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音樂表演專業,結果雖然考上了,但因人數太少,當年學校沒開班。他沒灰心,復讀一年,最終順利被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音樂表演專業錄取,不僅成為吳江首個盲人大學生,也是蘇州第一個涉足大學音樂專業的盲人。
從大一開始,家能就把自己的方向定在了鋼琴調律方面,“這是個技術性比較強的專業,找起工作來也相對容易些。”
剛一接觸,家能就被鋼琴的復雜結構給“震撼”了,88個鍵盤,8000多個零件,哪個音不準,哪里有異常,都是極其細微的事情,對于操作有著苛刻的要求。家能說,相比較正常人,他既有優勢也有劣勢,“優勢是耳朵比較靈敏,能分辨出一些細微的變化,劣勢就是因為看不見,調整時老是掌握不好力度。”
大學沒有迎來想象中的輕松生活,反而因為每天都要練琴而變得比以前更加忙碌。經過三年的反復練習,家能在畢業時考取了鋼琴調律師中級證,不僅可以為鋼琴準確調音,還能進行常見故障的排除。
求職遇坎坷自己開店
2013年,畢業后的夏家能回到蘇州,現實給了這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當頭一棒,他跑了六七家琴行,都被拒絕了,“有的是確實不缺人了,有的則是因之前沒用過盲人調律師,多少對我有些不放心。”
兩個月很快過去了,夏家能依然沒有找到工作,有一天,他突然決定開一個屬于自己的琴行。去年年底,在園區湖東的一座大廈里,夏家能的琴行開業了,但是堅持了三個多月,顧客依然寥寥無幾。高昂的房租讓他有些吃不消,他再次作出了一個決定:回吳江區,在自己最熟悉的地方開!
今年4月份,在吳江的一處門面房里,夏家能的琴行再次開了起來,他想盡一切辦法宣傳,發傳單、在網上發帖,甚至還租用了小區里的大屏幕做起了廣告。一名本地幼兒園老師聯系了他,但還是有些猶豫,夏家能和那名老師面談了一次,用自己的誠意打動了對方。
現在,夏家能的琴行里已經有了20多個固定的學琴小朋友,鋼琴銷售也開始有了起色。他說自己現在并沒有期待太多,只是希望能把琴行做好,不一定要賺多少錢,至少可以“靠雙手撐起我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