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部分家長都望子成龍,但苦于自己不懂音樂,只能用一些硬指標來衡量,例如練習時長、得獎情況和考試等級,而忽略孩子對樂器是否感興趣。這種對技術性的關注遠超過了對音樂性的關注,成為普遍現象。
今年年初我應邀到中國四座城市的七所音樂院校講學。講學時,我向學生們提出一個問題:你喜歡這首曲子嗎?為什么?有很多人回答不上來,或從來沒去考慮過。音樂作品對很多學生來說只是一篇作業,一項任務。我跟他們講,現在你已經會彈,音對了,譜背了,就像話劇演員拿了一個莎士比亞的劇本,臺詞都能背了,但就是不知道這故事講的是什么,這豈不是舍本逐末嗎?
近年來隨著國內鋼琴熱升溫,琴童們身上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有些小孩每天要練習三四個小時,更有甚者一天八九個小時。我不禁為他們的身心健康感到擔心。在歐洲,除非有特殊才能,老師一般不建議七歲以下的孩子學習樂器,相反,他們認為孩子要在游玩中開發創造力和想象力。
鋼琴在西方并沒有在國內吹捧的種種奇效, 跟畫畫、踢球一樣,學鋼琴只是興趣愛好中的一種,歐洲家長們一般會根據孩子的個人意愿來決定是否學琴,一旦學習開始,他們不會進入課堂旁聽,更不會做筆記,孩子完全掌握學習和練習的主動性。 歐洲家長們也不太在乎孩子們的進度,他們更關心的是孩子們的心理感受。下課后,家長們最常問的一個問題就是:你享受你的鋼琴課嗎?所以英文的彈鋼琴是玩鋼琴(play piano)。我在講座中也多次強調趣味的重要性,興趣才是真正的老師,只有從學習鋼琴里得到樂趣的人才會有持續不斷的動力。
在對彈鋼琴開發智力的妖魔化宣傳前,我想大家應該反思一下我們訓練孩子的方式方法有沒有和我們的初衷背道而馳。現在大部分家長都望子成龍,但苦于自己不懂音樂,只能用一些硬指標來衡量,例如考過了幾級,比賽拿了什么獎,一天練多少小時等。這都沒有錯,但如果這成為學習音樂的唯一考量標準就很糟糕。導致家長在一起就是比較炫耀,最后孩子變成了流水線上的機器人,手指啪啪彈得飛快,考試的曲子倒背如流,別的曲目沒怎么接觸,彈出來的樂曲全是一個味道。其實大家心里也清楚真正能當上演奏家的萬中無一,學鋼琴對絕大部分的人來說只是一個愛好而已。正如我們的孩子去學游泳,只要掉水里不沉下去,還能撲騰兩下子,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就足矣,很少有人會要求孩子的姿勢與奧運會隊員媲美,速度與世界冠軍看齊。那為什么到了學鋼琴就非得去較勁呢?
技術的確很重要,但技術不等于品位也買不來修養,所以我們要警惕鋼琴土豪。技術是為音樂服務的,就像考級、比賽應該為音樂培訓服務一樣,它們應該是工具而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