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電梯里的廣告收入該歸誰?鄰居彈鋼琴太吵歸不歸物業管?業委會成立為什么這么難?上周六,合肥30多個小區的業委會主任、業主齊聚一堂,探討業主的權利與義務,分享業主與物業的相處之道。北京、南京兩地知名的社區管理研究教授和學者,以及合肥本土的知名律師也應邀參加。
多數業主不知公共收益
小區有多少部電梯?一年有多少廣告收益?小區內會所的租金是如何分配的?周末商家進小區的場地費應該給誰?面對這些問題,可能不少業主的回答是不知道。
社區建設發展有三個階段,合肥目前基本處于第一階段:業主對自身的權利和義務都還沒有正確的認識。合肥社區維權人士凌德慶說,他是合肥栢景灣小區的業主。近十年來,他一直奔波于成立自己小區的業委會,但遭遇重重困難。在實踐中,他認識到,目前大部分業主關心的只有自己的專有物權即自己的房子,而對小區共有財產的管理基本不參加。即使有少數有意識的業主,大多經過掙扎也不得不隨大流。
而在自身應承擔的義務上,比如與物業公司的關系上,不少業主或是業委會的認識也并不全面。如果出現屋頂發生滲漏、鄰居彈鋼琴打擾你了、家里被盜等問題,業主往往會算到物業公司頭上,有的業主甚至以此當作不繳納物業費的理由。由此引發業主與物業公司的矛盾,形成惡性循環。
不足20%小區成立業委會
不少小區業主無意維權,或是缺乏維權意識,表現之一就是小區業主的利益代表體——業委會成立很少。來自合肥市房產局的數據顯示,目前合肥市共有住宅小區1855個,其中966個小區實施了物業管理,而成立業主委員會的小區僅有315個。
我們小區業委會要增加兩名委員,這事進行了2個多月,合肥市大溪地小區業委會主任劉主任說,不少業主覺得成立業委會事不關己,對小區共同管理缺乏熱情。
另一方面,多數業主由于對物業知識的匱乏,往往維權無門,或是缺乏有效維權。業主維權是弱勢群體的無奈之舉,但事實上國家法律、法規以及相關合同約定、行業規范對業主維權中的常見問題已經做出了明確具體的規定,業主的維權應理性、專業。
業委會工作吃力不討好
我們小區的業委會明年5月就到期了,我和副主任是絕對不會再繼任了,世紀陽光花園的業委會主任李主任說,業委會一邊要面對強勢的開發商和物業公司,另一邊還經常碰到對他們工作不理解的業主,可謂兩面不是人。貼錢,貼時間精力,但最后卻不討好。
而也有小區業主反映,有的業委會名義上代表業主利益,但事實上站在開發商一邊,或者在利益面前會變質。記者從合肥市房產局獲悉,關于業委會不規范操作的投訴也不在少數。
怎樣才能讓業主對業委會的參與度活躍起來,讓業委會真正成為業主的維權代表?業委會的工作十分繁瑣,除了付出時間精力,還要貼錢辦事。安徽省物業管理專業評標專家劉麗云說,可以通過給業委會成員發酬勞的形式,保障業委會的正常運轉。
不過南京一社區管理專業人士則表示,業委會主任及成員不該拿工資,但可聘請執行秘書,進行發通知、組織業主、傳達文件等常務性的工作,獲取一定報酬。也有專家表示,由于業委會的公益性,報酬并不是其正常運營的主導因素。業主的理解、信任和尊重才是業委會持續最重要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