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讓孩子學鋼琴呢?"面對記者的問題,年輕的蘇女士道出了她的理由:"因為鋼琴是音樂之王,練好它再學什么都很快,最重要的,由于鋼琴需要十指齊動,有利于開發小孩的右腦,此外,根據經驗,由于學琴很苦,所以學琴學得好的孩子一般學習都很好……"由于這一大堆理由,蘇女士不但將自己的孩子送去學琴,還動員周圍好幾個孩子加入到學琴的行列。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象蘇女士這樣,越來越重視孩子藝術教育的家長現在越來越多。如今,背著畫夾,琴匣趕著上各類藝術輔導班的孩子已成了街頭一道風景線。就拿學鋼琴來說,據悉,現在上海就有"琴童"10萬之多,每年參加鋼琴等級考試的孩子多達2萬人,而且這個數字正以每年10%的速度在遞增。
對于這樣一支龐大的學琴隊伍,教育界、藝術界人士無不持肯定態度,正如著名鋼琴家許忠說的:"看到上海有這么多熱愛藝術的下一代,做為一個上海人,作為一個鋼琴家,我非常自豪,上海有著悠久的鋼琴歷史,有著超過十萬琴童的孩子們,有著非常熱愛音樂的觀眾們,這就是我們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特質。"這支隊伍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但是隨著中國改革開放,隨著上海的大步發展,隨著中國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這一情況又成為了現實。這一事實也證明,按照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上海的家庭在生活需求和文化消費方面已出現了質的改變。
但是,是不是每個孩子學琴都是為了陶冶情操,學習藝術呢?透過"十萬琴童"現象,我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十萬琴童,學琴的理由五花八門,當然其中不乏蘇女士這樣的明智父母,對于孩子學琴只是為開發智力、培養特長。但是記者前些天碰到的一件事情無疑給我們潑了一些冷水。一個學琴的孩子告訴記者,他要離家出走,原因是他"與其他孩子相比,根本沒有自己的時間"。在出現了鋼琴考級制度后,每次在考級現場,看到一個個孩子步履沉重,看到他們幼稚的臉盤沒有笑臉,不由讓人感嘆現在孩子新苦惱。"很多孩子真的很可憐。"這是一位教琴老師的心聲。
"鋼琴熱"原本是好現象,它是中國生活水平提高,藝術教育被逐步重視的一個客觀反映。但是,這種良好的發展勢頭卻因為很多家長的"迫切"心情和"拔苗助長"而扭曲了。一位著名的鋼琴家在直面這一現象時,曾笑稱現在很多孩子彈奏的是流暢的"流水帳"。
近年來,我國中學生近視比率迅速攀升,尤其是高中生近視率達60%以上,居世界第二位。而造成這現象的原因,專家指出,“學琴辛苦”也是個中原因這一。據介紹,琴童既要學習,又要練琴,眼睛要受雙倍的傷害。特別是,為看清樂譜,往往使用高亮度的燈,這種情況下,紫紅外線污染就越嚴重。加之還有白色樂譜、琴鍵等的發射眩光,演出時的頻閃光等,孩子的視覺神經將會受到嚴重創傷。
就連對十萬琴童現象十分樂觀的鋼琴家許忠,在面對"目前你覺得現在小孩子學鋼琴起步的時候首先要注意什么"提問時,也一再強調,要讓孩子學好琴,"首先要讓他習慣親近喜歡這個大黑盒子。"
對目前有些極端的"考級熱",是需要多些成熟思考的時候了。目前,這種不和諧現象除了暴露出家庭教育方面的急功近利外,鋼琴"考級熱"還對我們的教育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戰。
而如何解決這一問題,許忠先生的建議也許是最好的解答,他在東方網參加網民聊天,回答一位小琴童關于被家庭強迫學琴的提問時曾這樣說道:"作為一個鋼琴家來說,學琴的孩子越多越好,但是不要把鋼琴藝術變得太商業化,這樣就算更多的孩子學鋼琴,音樂將始終流動在這個可愛的城市的上空。"
看來,在藝術教育方面,我們還有很多的路要走,有很多不是"考級'就能解決的。不為功利而讓孩子學琴,興趣教育,開放教育才是真正與國際接軌的琴類教育方式。